词典 来往 来往的意思
láiwǎng

来往

简体来往
繁体來往
拼音lái wǎng
注音ㄌㄞˊ ㄨ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wǎng,(1) 去,到。【组词】:往返。往复。往还(huán )。往来。交往。向往。勇往直前。(2) 过去。【组词】:往昔。往日。往事。往古。往常。以往。一如既往。(3) 同“望”。

基本含义

互相往来、交流

来往的意思

来往 [lái wǎng]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 come and go; ]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 thoroughfare; ]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 contact; dealing; intercourse; mingle; transaction; ]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 about; around; ]

来往 引证解释

⒈ 来去,往返。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唐 李白 《大猎赋》:“大章 按步以来往, 夸父 振策而奔走。”
明 刘基 《途中见去雁》诗:“昔与鴈同归,今来鴈北飞。殷勤祝过鴈,来往莫相违。”
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天空腾起更多小燕子,来往迴旋,每架后尾都拖着道白烟。”

⒉ 偏指来、到。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杖锡閒来往,无心到处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沧州 瞽者 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

⒊ 交际往来。

《史记·吕不韦列传》:“﹝ 华阳夫人 ﹞从容言 子楚 质於 赵 者絶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贾政 听了,心想:‘和 老赵 并无来往,怎么也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跟这种东西来往?”

⒋ 谓重复多次。

《西游记》第二四回:“﹝ 清风 ﹞忙入人参园里,倚在树下,望上查数;颠倒来往,只得二十二个。”

⒌ 犹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数。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走到跟前,把那块石头端相了端相,见有二尺多高,径圆也不过一尺来往,约莫也有个二百四五十觔重。”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总不到顿把饭的工夫,水头就过去,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郭沫若 《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七请》本只是三千字来往的文章。”


国语词典

来往 [lái wǎng]

⒈ 往还。

《文选·宋玉·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却说王总办送出金子香,回到卧室,检点来往信札。」

往还

往返

⒈ 交际往来。

《红楼梦·第三四回》:「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绝交


来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往还释义:往来;来往:往还于京沪之间。 他们两个经常有书信往还。

来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往返释义:来回;反复:往返奔走。 徒劳往返。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往返曲折的。
    • 2.
      绝交释义:(朋友间或国家间)断绝关系:断然绝交。 绝交多年。

来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刀兩斷释义:一刀斩为两段。比喻由于某种原因而感情破裂,单方或双方坚决断绝关系,从此不愿意来往。
    • 2.
      一来二往释义:来来往往次数多。
    • 3.
      不三不四释义:⒈不正派: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⒉不像样子:这篇文章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的。
    • 4.
      不我遐弃释义:不遐弃我。没有远远地抛弃我。意谓互相有联系和来往。
    • 5.
      与世隔绝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6.
      东来西去释义:指行人来来往往。
    • 7.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释义: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8.
      九陌释义:⒈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⒉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唐 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宋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梁启超《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⒊指京城。清 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⒋田间的道路。宋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
    • 9.
      云屯飙散释义:聚集如云,分散如风。 形容来往迅疾。
    • 10.
      交往释义:互相来往:我跟他没有交往。 他不大和人交往。
    • 11.
      交道释义:指交际来往的事:打交道。 我和他曾有过几次交道。
    • 12.
      京洛尘释义:亦作“京雒尘”。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唐 司空图《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京尘”。唐 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宋 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 淮 月弄舟人。”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 13.
      人来人往释义: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也形容忙于应酬。
    • 14.
      人来客去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 15.
      人来客往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 16.
      仙槎释义:亦作“僊槎”。 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
    • 17.
      伍胥潮释义: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 乃取 子胥(伍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 18.
      例章释义:条例章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又缉匪贵用精於捕务之将弁,而尤在重用眼綫,水陆来往,川资犒赏所费甚鉅,现时财力艰窘,几难筹措,且无例章报销。”
    • 19.
      信使往还释义:双方互派的使者来来往往。
    • 20.
      倒投释义:把身体颠倒过来往下跌落。

来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刀兩斷释义:一刀斩为两段。比喻由于某种原因而感情破裂,单方或双方坚决断绝关系,从此不愿意来往。
    • 2.
      一来二往释义:来来往往次数多。
    • 3.
      不三不四释义:⒈不正派: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⒉不像样子:这篇文章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的。
    • 4.
      不我遐弃释义:不遐弃我。没有远远地抛弃我。意谓互相有联系和来往。
    • 5.
      与世隔绝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6.
      东来西去释义:指行人来来往往。
    • 7.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释义: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8.
      九陌释义:⒈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⒉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唐 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宋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梁启超《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⒊指京城。清 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⒋田间的道路。宋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
    • 9.
      云屯飙散释义:聚集如云,分散如风。 形容来往迅疾。
    • 10.
      交往释义:互相来往:我跟他没有交往。 他不大和人交往。
    • 11.
      交道释义:指交际来往的事:打交道。 我和他曾有过几次交道。
    • 12.
      京洛尘释义:亦作“京雒尘”。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唐 司空图《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京尘”。唐 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宋 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 淮 月弄舟人。”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 13.
      人来人往释义: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也形容忙于应酬。
    • 14.
      人来客去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 15.
      人来客往释义: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 16.
      仙槎释义:亦作“僊槎”。 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
    • 17.
      伍胥潮释义: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 乃取 子胥(伍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 18.
      例章释义:条例章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又缉匪贵用精於捕务之将弁,而尤在重用眼綫,水陆来往,川资犒赏所费甚鉅,现时财力艰窘,几难筹措,且无例章报销。”
    • 19.
      信使往还释义:双方互派的使者来来往往。
    • 20.
      倒投释义:把身体颠倒过来往下跌落。

来往造句

1.这种人尽可夫的女人,千万不要跟她来往

2.我和他虽是本家,但经济地位不同,犹如南面百城,所以彼此很少来往

3.他们兄弟之间壁垒森严,互不来往已多年了。

4.经过老师严肃批评,小利翻然悔悟,表示要痛改前非,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断绝来往

5.你问我和她的关系吗?我们已经不再来往了。“齐大非偶”,我这个出身贫贱的子弟,是高攀不上的。

6.从此后,我决心改弦易辙,再也不和社会上那些狐朋狗友来往了,一心一意学习。

7.这种一毛不拔的人,谁会愿意跟他来往

8.只要你痛改前非,不再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大家是会原谅你的。

9.琳琳你再不悬崖勒马,继续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会犯大错误的,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10.像他这种厚颜无耻的人,我才不跟他来往呢!

11.这个人反复无常,又凶狠残暴,所以没有人敢跟他来往

12.他俩虽是好朋友,来往却不多,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13.如果你不停止跟这群坏人来往,将来弄到身败名裂,就噬脐莫及了。

14.马路上来往的车奔腾不息。

15.这位隐士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很少与人来往

16.孩子在家没事干,我就怕他和社会上那些斗鸡走狗的地痞流氓来往

17.他是个大名鼎鼎的俗世奇人,他的表演虽然稀松平常,却有着特殊的魅力,总能使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观看。

18.古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来来往往。

19.你别跟这帮狐朋狗友来往了,现在洗手不干还来得及。

20.他最近很少与那帮狐朋狗友来往

来往(lai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来往是什么意思 来往读音 怎么读 来往,拼音是lái wǎng,来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