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伶伦 伶伦的意思
línglún

伶伦

简体伶伦
繁体伶倫
拼音líng lún
注音ㄌㄧㄥˊ ㄌ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g,(1) 〔伶仃〕孤独。(2) 〔伶俐〕聪明;灵活。(3) 〔伶俜〕孤独的样子。(4)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组词】:优伶。名伶。伶官(古代乐官)。

lún,(1) 辈,类。【组词】:无与伦比。不伦不类。(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词】:人伦。天伦。伦常。伦理。(3) 条理,次序。【组词】:伦次。伦类(a.条理;b.同类)。(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或行为聪明、机智。

伶伦的意思

伶伦 [líng lún]

1. 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律历志上》作“泠纶”。

3. 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伶伦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

《吕氏春秋·古乐》:“昔 黄帝 令 伶伦 作为律。”
《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律历志上》作“泠纶”。 清 陈梦雷 《题友人墨竹》诗:“伶伦 已往 嶰谷 空,对此令人空嘆息。”

⒉ 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某, 秦 人也,生长 秦城,家本伶伦。”
《旧唐书·德宗纪论》:“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絶贡奉。”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 许 名 坚,乐名 蓝采和。”


国语词典

伶伦 [líng lún]

⒈ 黄帝时代的乐官,音律的创作者。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阴,取竹于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⒉ 演员、戏子。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⒊ 戏剧曲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弟子错立身·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伶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伶伦释义:⒈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 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 黄帝 令 伶伦 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 泠沦氏 ”,又《律历志上》作“ 泠纶 ”。 清 陈梦雷 《题友人墨竹》诗:“ 伶伦 已往 嶰谷 空,对此令人空嘆息。”⒉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某, 秦 人也,生长 秦城 ,家本伶伦。”《旧唐书·德宗纪论》:“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絶贡奉。”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 许 名 坚 ,乐名 蓝采和 。”
    • 2.
      伶夔释义:传说中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和 舜 时乐正 夔 的并称。
    • 3.
      凤律释义:《吕氏春秋·古乐》:“﹝ 伶伦 ﹞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后世因以“凤律”指音律。
    • 4.
      凤翅释义:⒈凤凰的翅膀。 形容笙管排列参差貌。唐 罗邺《题笙》诗:“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宋史·乐志一》:“昔 轩辕氏 命 伶伦 截竹为律,后令 神瞽 协其中声,然后声应凤鸣,而管之参差亦如凤翅。”⒉美称凤翅形的事物。如塔檐、竹木的枝叶等。南朝 梁 庾肩吾《咏同泰寺浮图诗》:“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唐 虞世南《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元 刘詵《庐陵十景·神冈晚桥》诗:“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⒊古代妇女额上所画凤翅形的妆饰。唐 韩偓《无题》诗:“鸦黄双凤翅,麝月半
    • 5.
      古律尺释义: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 相传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 明 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十》。
    • 6.
      嶰竹释义:产于 嶰谷 的竹。 传说 黄帝 使 伶伦 取 嶰谷 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 7.
      律尺释义: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 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 黄帝 命 伶伦 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 8.
      泠沦氏释义: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见《汉书·古今人表》。又《律历志上》作“泠纶”。参见“伶伦”。
    • 9.
      游凤释义:典出《吕氏春秋·古乐》:“昔 皇帝 令 伶伦 作为律,伶伦 自 大夏 之西,乃之 阮隃 之阴……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后以“游凤”谓知音。
    • 10.
      玉律释义:⒈玉制的标准定音器。 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武帝 太康 元年,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前蜀 韦庄《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⒉指管乐器。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秦
    • 11.
      调历释义:古历法名。 传说出于 黄帝 时 容成 之手。《汉书·律历志上》:“案 汉 元年不用 黄帝 《调历》。”《晋书·律历志中》:“逮乎 炎帝 ,分八节以始农功, 轩辕 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大挠 造甲子, 隶首 作算数。 容成 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餘,述而著焉,谓之《调历》。”
    • 12.
      象罔释义: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象罔 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唐 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 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明 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 珠沉迷 象罔,暗尘深、不见 长安道。”王闿运《秋醒词序》:“岂 象网 三求之后,将钧天
    • 13.
      钧弦释义:亦作“钩絃”。调弦。《列子·汤问》:“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张湛 注:“安指调弦,三年不能成曲。”一本作“鉤弦”。明 何景明《说琴》:“虽使 伶伦 钧絃而柱指,伯牙 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伶伦(ling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伶伦是什么意思 伶伦读音 怎么读 伶伦,拼音是líng lún,伶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伶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