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伎 [gē jì]
1. 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歌伎 引证解释
⒈ 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引清 顾炎武 《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诗:“诗从歌伎采,辩使坐宾惊。”
国语词典
歌伎 [gē jì]
⒈ 歌女。也作「歌姬」、「歌妓」。
引《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
歌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傒释义:歌伎和婢仆。
- 2.
司空见惯释义:相传唐代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李绅请卸任和州刺史(古代一州的行政长官)刘禹锡喝酒,席上叫歌伎劝酒。刘做诗:“䰀鬌(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语出唐代孟棨《本事诗》)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3.
客倡释义:流动谋生的歌伎。
- 4.
家姬释义:私家蓄养的歌伎舞女或侍妾。宋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后有女奴,云鬟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 晋卿 之家姬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李邴 少日作《汉宫春》,膾炙人口。时 王黼 为首相,忽招至东阁,开宴,延之上坐。出家姬数十人,皆絶色。酒半,羣唱是词侑觴,大醉而归。”
- 5.
征歌释义:谓征招歌伎。
- 6.
徵歌释义:谓征招歌伎。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徵歌调《玉树》,閲舞按《梁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 元宗 天宝 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 7.
擦坐释义:亦作“擦卓儿”。宋 元 时称酒肆中卖唱的歌伎。
- 8.
永新释义:唐玄宗 时期宫廷歌伎名。 本名 许和子,吉州(今 江西省 吉安市)永新县 乐家女。被选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遂以其籍贯名。善歌,能变化新声。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歌直千金》:“宫伎 永新 者,善歌,最受 明皇 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常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唐 乐曲《永新妇》即据此取名。参阅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歌》。
- 9.
秋娘释义: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 10.
虫人释义:⒈泛指各种人。 ⒉指歌伎舞女。
- 11.
虫娘释义:⒈唐玄宗女寿安公主的小名。 ⒉诗词中多指歌伎舞女。
- 12.
选色征歌释义:挑选美女,征召歌伎。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 13.
酒伶释义:旧时劝酒的歌伎。
- 14.
酒佐释义:旧时劝酒的歌伎。
- 15.
霓袖释义:彩袖。也借指歌伎舞女。
- 16.
龟兹伎释义:⒈乐舞名。 ⒉指擅长龟兹乐舞的歌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