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赐与 赐与的意思

赐与

简体赐与
繁体賜與
拼音cì yǔ
注音ㄘˋ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ì,(1)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组词】:赐予。赐死。赏赐。恩赐。(2) 敬辞。【组词】:请赐教。希赐函。(3)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组词】:厚赐。受赐良多。

yǔ yù yú,(1) 同“欤”。

基本含义

赐予、给予

赐与的意思

赐与 [cì yǔ]

1. 赏赐;赐给。

赐与 引证解释

⒈ 赏赐;赐给。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司城子罕 谓 宋君 曰:‘庆赏赐与,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宋 陆游 《鹊桥仙》词:“镜湖 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朱自清 《向往光明的歌声》:“很明确,在年青诗人心中,光明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能祈求别人赐与,一切都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


赐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予以释义:给以:予以支持。予以警告。予以表扬。予以批评。
    • 2.
      给予释义:给(jǐ):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 3.
      给以释义:⒈给⒉“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职工生病的时候,应当给他帮助。对于劳动竞赛中优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他们适当的奖励。

赐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板释义:亦作“书版”。 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 苏轼《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
    • 2.
      况施释义:赐与。况,通“貺”。
    • 3.
      天赐释义:⒈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⒉天子的赏赐。唐 崔枢《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宋 梅尧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 4.
      实封释义:⒈诸侯实际可以占有的土地。清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二:“诸侯之地,土田为实封。”⒉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年》:“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实封三百户。”胡三省 注引《唐会要》曰:“旧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準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各準配租调,远近,州县官司收其脚值,然后付国邑官司。其丁準此,入国邑者收其庸。”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实封》:“《通典》曰:唐 封公侯无国土,其加实封者,则
    • 5.
      常岁释义:⒈长年,整年。 《晋书·五行志上》:“吴 孙皓 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因飢,闔境皆然,连岁不已。”⒉正常的年成。《新唐书·刘晏传》:“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紝,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大率年增十之一。”《元史·董俊传》:“我立法治财,视常岁当倍增,而民不扰也。”⒊往年。宋 徐铉《稽神录·姚氏》:“明日,鱼乃大获,倍於常岁矣。”明 陶宗仪《辍耕录·贤孝》:“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 6.
      御赐释义:皇帝所赐与。
    • 7.
      拜帛释义:⒈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前蜀 冯鉴《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諮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詔从之。”⒉跪拜接受赐与之帛。唐 李庾《西都赋》:“御阶昼阴,帝座春深。繽纷宦闥,窈窕嬪林。既受赐於逮昏,尽拜帛而怀金。”
    • 8.
      拜贶释义:拜受赐与。
    • 9.
      支赐释义:支付赐与。
    • 10.
      普加释义:⒈普遍赐与;普遍施与。《南史·宋纪中·孝武帝》:“二月癸巳,閲武,军幢以下,普加班锡,多所原宥。”宋 苏辙《谢雨祝文》:“神明昭答,膏泽普加。”⒉普遍增加。如:今年普加一级工资。
    • 11.
      楚纩释义:楚 地的丝绵。 《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 伐 萧 ……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遂傅於 萧。”后因以“楚纊”指君上的赐与,有被德感恩之意。南朝 宋 谢庄《谢赐貂裘表》:“臣闻嚬笑不妄,韩 裳勿假;绩以昭庸,楚 纊爰逮。”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楚 纊 越 醪,方兹惭润。”
    • 12.
      礼贶释义:礼敬和赐与。
    • 13.
      禀赐释义:官家的赐与。《后汉书·董卓传》:“牢直不毕,稟赐断絶,妻子飢冻。”《南史·何承天传》:“东方曼倩 发愤於侏儒,遂与火头食之稟赐不殊。”《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神策军士皆 长安 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稟赐。”
    • 14.
      秩酒释义: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周礼·天官·酒正》:“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贾公彦 疏:“秩,常也。谓若老臣年九十已上,常与之酒。”宋 王禹偁《求致仕第三表》:“俸禄锡齎,聚之则何啻万金;官爵阶勋,数之则无非一品。日有秩酒,月有飡钱,奉此一身,已踰二纪。”
    • 15.
      答贶释义:回报赐与。 亦指回答赐书。
    • 16.
      绢帛释义:古代丝织物的总称。《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尊后曰皇太后,称 永寿宫”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魏书》:“太后每随车征行,见高年白首,輒住车呼问,赐与绢帛。”《水浒传》第五回:“只见前遮后拥,明晃晃的尽是器械旗枪,尽把红緑绢帛缚着。”
    • 17.
      贲帛释义:指帝王尊贤礼士所赐与的束帛。 语本《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邱园,盖蒙闇之人,道德弥明,必有束帛之聘也。”唐 元稹《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忽降天书,乍乘云驥,颁衣焕目,賁帛盈庭。”《旧唐书·文苑传序》:“爰及我朝,挺生贤俊,文皇帝 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賁帛而礼儒生。”
    • 18.
      贶赐释义:赐与。
    • 19.
      赈赐释义:亦作“賑锡”。赈救赐与。
    • 20.
      赏不当功释义:指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赐与(c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赐与是什么意思 赐与读音 怎么读 赐与,拼音是cì yǔ,赐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赐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