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 [xián wáng]
1. 有德行的君王。
3. 匈奴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
贤王 引证解释
⒈ 有德行的君王。
引《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新唐书·陆贽传》:“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
《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
《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⒉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
引《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贤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率释义:谓符合军功封赏条例。 《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蔡 ﹞以 元朔 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 乐安侯。”司马贞 索隐引 小颜 云:“率,谓军功封赏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清 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祖宗旧例,武臣必身临行阵,斩将搴旗,以功中率,乃得封。”
- 2.
二庭释义:⒈两个王庭。 (1)东汉 时指 南匈奴 与 北匈奴。东汉 建武 二十四年,匈奴 左贤王 蒲奴 立为单于,右薁鞬日逐王 比 不得立,乃率部南依 汉,自立为单于,匈奴 遂有南北之分。《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其后 匈奴 争立,日逐来奔……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2)唐 代指 西突厥 分裂后的南北二部。咄陆 可汗建庭于 镞曷山 西,谓之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 可汗建庭于 虽合水 北,谓之南庭。见《新唐书·突厥传下》。唐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⒉第二家门庭。谓再嫁。《旧唐
- 3.
侵盗释义:⒈侵犯劫夺。 《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东至於 卫,侵盗暴虐中国。”《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⒉侵占盗窃。《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宋 曾巩《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清 昭槤《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 4.
公族释义:⒈诸侯或君王的同族。《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毛 传:“公族,公属。”郑玄 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明史·镇平王有爌传》:“﹝ 朱有爌 ﹞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 夏 五子迄 元 太子 真金 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章炳麟《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秦 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⒉指公族
- 5.
十角释义:⒈汉代南匈奴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等十种贵爵的总称。 亦指属于“十角”的王公贵臣。⒉代称两头牛。“十角”为十二蹄角之省,古计牛四蹄两角为一头,合计有零数即取成数。
- 6.
华萼释义:⒈亦作“华蕚”。同“华鄂”。《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蕚相光饰,嚶鸣悦同响。”吕延济 注:“华蕚,喻兄弟也。”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见千条之緑杨,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宋 苏轼《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廏库之良,以致乔松之寿。”参见“华鄂”。⒉指 唐玄宗 所建的 花萼楼。唐 元稹《连昌宫词》:“往来年少説 长安,玄武楼 成 华萼 废。”
- 7.
右贤释义:⒈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⒉尚贤,尊崇贤能。⒊汉时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 8.
命服释义:原指 周 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 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 9.
嗣君释义:⒈继位的国君。《左传·昭公十二年》:“夏,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杜预 注:“宋元公 新即位。”《宋书·范泰传》:“及 庐陵王 义真、少帝 见害,泰 谓所亲曰:‘吾观古今多矣,未有受遗顾託,而嗣君见杀,贤王婴戮者也。’”清 恽敬《顾命辨上》:“既殯,柩前立嗣君,所以传其统。”⒉称皇太子为嗣君。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仁宗 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晏驾,天下禀承遗令,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朝廷上,用逆臣,公然弃妃囚嗣君。”⒊称别人的儿子。清 袁枚《随
- 10.
四角释义:⒈指方形物的四个角。⒉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⒊东汉时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
- 11.
壮骑释义:慓悍的骑兵,劲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 兵夜至,围 右贤王,右贤王 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宋书·索虏传论》:“自是兵摧势弱,边隙稍广,壮骑陵突,鸣鏑日至,芻牧年伤,禾麦岁犯。”
- 12.
左地释义:汉 代 匈奴 左贤王辖下的 上谷 以东地区。
- 13.
左贤释义:见“左贤王”。
- 14.
护于释义:汉 时 匈奴 左贤王的改称。
- 15.
日逐释义:⒈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⒉每天。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
- 16.
未央殿释义:即 未央宫。《后汉书·董卓传》:“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 未央殿。”唐 陶翰《古塞下曲》:“騂马黄金勒,琱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参见“未央宫”。
- 17.
榦宇释义:才干,风度。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左贤王 渊,姿器絶人,榦宇超世,天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
- 18.
武台释义:汉 宫殿名。《汉书·李陵传》:“天汉 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 酒泉,击右贤王於 天山。﹝ 武帝 ﹞召 陵,欲使为贰师将輜重。陵 召见 武臺 …… 陵 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颜师古 注:“未央宫 有 武臺殿。”后借指召武将受命的宫室。唐 杜牧《史将军》诗之二:“何日 武臺 坐,兵符授虎臣。”
- 19.
贤王释义:⒈有德行的君王。⒉匈奴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
- 20.
龙頟侯释义:⒈侯名。汉 韩说、韩增 曾封此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都尉 韩説 从大将军出 窳浑,至 匈奴 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以千三百户封 説 为龙頟侯。”《汉书·佞幸传·韩嫣》:“﹝ 韩嫣 ﹞子 增 封 龙頟侯,大司马车骑将军。”颜师古 注:“雒字或作頟。”⒉泛指宠幸之臣。唐 李颀《别梁鍠》诗:“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