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 [chéng lóng]
1. 比喻趁时而动。
2. 乘坐龙车。
3. 骑龙。
4.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5. 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7. 比喻得佳婿。
乘龙 引证解释
⒈ 比喻趁时而动。
引《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
六龙指乾卦六阳爻。 《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
⒉ 乘坐龙车。
引《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⒊ 骑龙。
引《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
⒋ 《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引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
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唐 杜牧 《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 黄帝。”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安期 与 羡门,乘龙安在哉!”
⒌ 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引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⒍ 比喻得佳婿。
引《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孙儁 字 文英,与 李元礼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时人谓 桓叔元 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 杜甫 《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
⒎ 四条龙。
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 河 汉 各二,各有雌雄。”
杜预 注:“合为四。”
国语词典
乘龙 [chéng lóng]
⒈ 语出比喻得到好女婿。
引《艺文类聚·卷四〇·礼部下·婚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氉。」
乘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号释义:⒈《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⒉表示对死者哀悼。⒊称人死亡的敬辞。
- 2.
乘龙释义:《艺文类聚》卷四○引《楚国先贤传》:“孙儁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 言得婿如龙也。” 后喻指佳婿:乘龙佳婿。
- 3.
乘龙佳壻释义:比喻好女壻。《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贊 爲選中了乘龍佳壻,到處誇揚,今日定要女壻上門親迎,準備大開筵宴,遍請遠近親鄰喫喜酒。”沈从文《大小阮》:“大 阮 毕了业,凭地主、作家、小要人的乘龙佳壻三种资格,受欢迎回到母校去作训育主任。”参见“乘龍”。
- 4.
乘龙佳婿释义: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 5.
乘龙快婿释义: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 6.
乘龙贵婿释义:乘龙贵婿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对别人的女婿的称赞
- 7.
动悸释义:⒈谓感情受触动而心跳加快。 《东观汉记·冯异传》:“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⒉谓感情因受刺激而动荡。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听见一朵残花坠地的声音,使我化了石的心也时起动悸。”
- 8.
升龙释义:乘龙升天。
- 9.
快婿释义:指为岳父岳母所满意的女婿:乘龙快婿。
- 10.
服冕释义:穿着冕服。 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杜预 注:“冕,大夫服。”南朝 梁 沉约《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
- 11.
杖化释义:《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长房 辞归,翁(指 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 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化”谓得道成仙,乘龙飞升。唐 白居易《黑龙饮渭赋》:“闻 茂先 之剑飞,见 长房 之杖化。”元 宋无《寄眠云处士》诗:“路回 蓬岛 下,杖化 葛陂 边。”
- 12.
梦回释义:⒈见“梦迴”。⒉亦作“梦回”。从梦中醒来。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中宣,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 13.
海枣释义:传说中的果名。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景公 谓 晏子 曰:‘东海 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 对曰:‘昔者 秦繆公 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 东海 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晏子 对曰:‘婴 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后喻虚妄不实的事物。《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譬彼春华,同夫海枣。”李善 注:“海枣,譬其无实。”《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淮南 成道,犬吠云中,子乔 得仙,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説,海枣之谈,求之
- 14.
玉女释义:⒈对他人之女的美称。 《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郑玄 注:“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秦本纪》:“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唐 张谔《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宋 黄庭坚《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诗:“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⒉美女。《吕氏春秋·贵直》:“惠公 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高诱 注:“玉女,美女也。”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宣和遗事》前集:“到晚后乘龙车凤輦,去
- 15.
登龙释义:⒈登天的龙。《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泰一锋,名曰‘灵旗’。”⒉乘龙。唐 李白《箜篌谣》:“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⒊同“登龙门”。唐 王季友《酬李十六岐》诗:“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 门馆争登龙。”宋 苏辙《欧阳太师挽词》:“推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这恩荣锡衮封圭,不比那登龙御 李。”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其中固然有虽曾附骥,终未登龙的‘名人’,或扮作黑头,而实是真正的丑脚的打诨,但也有热心人的
- 16.
种玉释义:⒈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汲水作义浆於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 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 徐氏 者,右北平 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 徐氏。徐氏 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 大惊,遂以女妻公。”后因以“种玉”比喻缔结良姻。明 朱鼎《玉镜台记·宴会》:“念良姻乘龙未遂,种玉尚无缘。”⒉
- 17.
腾龙释义:犹驾龙,乘龙。
- 18.
蟠木释义:⒈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唐 孟郊《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宋 李纲《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⒉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南至于 交趾,西济于 流沙,东至于 蟠木。”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裴駰 谓 蟠木 即此
- 19.
跟马释义:旧时称跟随在官员车轿后面骑马的随从。 明 汤显祖《牡丹亭·闹宴》:“你是老爷跟马贱人,敢辱我乘龙贵壻?”《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出来拜客,一定是緑呢四人轿,一顶红伞,一匹顶马,一匹跟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宪 太太 陆夫人,在 天妃宫 行辕坐了緑呢大轿登程。前头顶马,后头跟马;轿前高高的一顶日照。”
- 20.
跨凤释义:⒈汉 刘向《列仙传·箫史》:“簫史 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 有女,字 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跨凤”借指结姻;择婿。宋 朱熹《鹧鸪天》词之三:“未寻跨凤吹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明 高明《琵琶记·牛相发怒》:“岂是我无佳婿得乘龙?他有甚福缘能跨凤?”清 单可惠《张灯曲》:“重重密誓两心知,不得跨凤随 簫史。”⒉借指乘飞机。谢觉哉《海南之行·春节飞海口》诗:“今朝早起群儿喜,跨凤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