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 [jí jí]
1. 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
例其送往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礼记·问丧》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英[anxious; avid;]
汲汲 引证解释
⒈ 心情急切貌。
引《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孔颖达 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宋 欧阳修 《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当见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较是非於一世哉。”
李大钊 《青春》:“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 中国 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国 之再生。”
⒉ 引申为急切追求。
引《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
《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林纾 《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紓 七上春官,汲汲一第,岂恶争之人哉?”
⒊ 忧惶不安貌。
引《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 植 以前过,事事復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病薨。”
苏曼殊 《非梦记》:“天明,将还釵本末陈露於媪,深自引咎,乃归寺汲汲无欢。”
⒋ 同“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引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今 北京 、东 粤 岁遘其灾,以为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
国语词典
汲汲 [jí jí]
⒈ 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样子。
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不汲汲于富贵,不戚 戚于贫贱。」
⒉ 虚伪奸诈的样子。
引《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
⒊ 忧惶不安的样子。
引《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
⒋ 恭敬谨慎,不敢怠忽。
引《公羊传·哀公十三年》汉·何休·解诂:「以晋大国,尚犹汲汲于吴,则知诸侯莫敢不至也。」
汲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数数释义:犹言不汲汲。 引申谓不急切于功名富贵。
- 2.
不汲汲于富贵释义: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 3.
劫劫释义:⒈犹汲汲。 匆忙急切貌。⒉犹世世。
- 4.
吃吃释义:⒈形容说话结结巴巴。⒉犹汲汲。勤奋不怠貌。⒊形容笑声。
- 5.
启牖释义:⒈打开窗户。⒉启发诱导。牖,通“诱”。《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愿父母有灵,启牖二弟。”清陈确《答沉朗思书》:“弟非木石,敢不夙夜深思,抑承所以启牖愚迷之意。”沉惟贤《<万国演义>序》:“即黌塾之师,用以发明事理,启牖来学,亦於是乎汲汲焉。”
- 6.
子衿释义:⒈《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⒉《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
- 7.
微密释义:精微周密。《管子·霸言》:“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宋 苏辙《上两制诸公书》:“推其精粗而后至於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明 唐顺之《与胡林梅总督书》之一:“乘此閒暇,恰好汲汲料理,弥缝微密,使百十年间海隅内外更无一罅可乘。”清 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二》:“‘圣人之纪事’,犹言圣人之理事。下文‘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数语,正见其综理之微密也。”
- 8.
忧畏释义:忧虑畏怯。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唐 元稹《班肃授尚书司封员外郎制》:“驰竞之徒,能於寒暑之际,不以忧畏移其薄厚之道者鲜矣。”宋 范仲淹《同年魏介之会上作》诗:“心存闕下还忧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 9.
悔懊释义:懊悔。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八:“﹝ 彭 孙﹞后忽射一白鹿,乃於两角间得……其祖姓名及乡居年月在焉,覩之悔懊。”唐 韩愈《荐士》诗:“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宋 柳永《法曲第二》词:“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元 无名氏《替杀妻》第三折:“便死呵,并无悔懊。”
- 10.
懒拙释义:⒈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藏拙自适。⒉嬾拙:疏懒笨拙。
- 11.
抗章释义:向皇帝上奏章。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王公墓表》:“每改秩,必抗章辞避,若不胜任。”元 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从,抗章固辞,岂汲汲富贵歟!”明 宋濂《雷府君墓志铭》:“‘母年耄矣,忍縻好爵而不归养乎!’即日抗章辞职。”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辽 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 12.
救世释义:拯济世人;匡救世弊。 《左传·昭公六年》:“侨 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唐 韩愈《与卫中行书》:“至於汲汲於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巴金《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
- 13.
数数释义:⒈犹汲汲。迫切貌。⒉屡次;常常。
- 14.
望望释义:⒈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南朝 齐 谢朓《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唐 董思恭《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宋 王安石《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⒉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唐 唐彦谦《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
- 15.
汲汲遑遑释义:见“汲汲皇皇”。
- 16.
汲汲释义: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汲汲于富贵。
- 17.
汲汲以求释义:汲的本义是从井里打水,取水。而“汲汲”则专门形容急切的样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汲汲以求是很迫切得到的意思。
- 18.
汲汲孜孜释义:谓勤奋不懈。明 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昔 舒 人 文翁 为 蜀 郡守,招下县年少者为学官弟子……执事亦 舒 产,是宜汲汲孜孜欲追躅於 文翁 也。”
- 19.
沈滞释义:⒈亦作“沉滞”。 积滞;郁积。《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二:“加以迹少愆累,心无沉滞,故得耳。”⒉犹隐退。《楚辞·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后汉书·崔駰传》:“故英人乘斯时也,犹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为嘿嘿而久沉滞也?”《后汉书·崔駰传》:“子笑我之沉滞,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⒊指仕宦久不迁升。汉 王充《论衡·状留》:“遵礼蹈絶,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三国 魏 曹操《与王脩书》:“将言前后百选,輒不用之,而使此君
- 20.
王良释义:⒈春秋时之善驭马者。⒉喻识才者。⒊东汉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荥阳,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⒋星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