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洗兵 洗兵的意思
bīng

洗兵

简体洗兵
繁体
拼音xǐ bīng
注音ㄒㄧˇ ㄅ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ǐ xiǎn,(1) 用水去掉污垢。【组词】: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2) 清除干净。【组词】:清洗。(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组词】:洗劫。(4) 昭雪冤枉。【组词】:洗雪。洗冤。(5) 照相的显影定影。【组词】:冲洗。洗印。(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组词】:洗牌。(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组词】:受洗。洗礼。(8) 盛水洗笔的器皿。【组词】:笔洗。(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同“冼”。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含义

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洗兵的意思

洗兵 [xǐ bīng]

1. 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事见汉刘向《说苑·权谋》。后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

3. 谓出师遇雨。

洗兵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周武王 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 纣 灭 商,战争停息。事见 汉 刘向 《说苑·权谋》。后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

唐 刘长卿 《平蕃曲》之一:“吹角报蕃营,迴军欲洗兵。”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隔朝之旷典,洗兵於此重逢;一代之休风,振鐸自兹勿替。”

⒉ 谓出师遇雨。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救 卫 郡,诱敌讨 幽 都。”


国语词典

洗兵 [xǐ bīng]

⒈ 周武王征商遇雨,以为是老天为其洗刷兵器的好兆头,后来果然灭了商纣。见汉·刘向唐·刘长卿〈平蕃曲〉三首之一:「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

《说苑·卷一三·权谋》。后遂以此比喻军队之出征。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三首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亦比喻战胜后息兵。《文选·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洗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山月释义:汉 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 南北朝 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唐 王昌龄《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 杜甫《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三·关山月》题解:“《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按相和曲有《度关山》,亦类此也。”
    • 2.
      受脤释义:⒈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毕,以社肉颁赐众人,谓之受脤。《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杜预 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也。”⒉称受命统军为“受脤”。《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论》:“皇甫嵩、朱儁 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唐 钱起《送王相公赴范阳》诗:“受脤仍调鼎,为霖更洗兵。”明 尹耕《上谷歌》:“时名受脤当关将,岁德临分破阵年。”清 钮琇《觚賸·圆圆》:“天子尚隆推轂之仪,将军独耑受脤之柄。”
    • 3.
      吹唬释义:⒈吹嘘,说大话。杨朔《分水岭》:“这回进山,当官的瞎吹唬,说什么要把解放军一网打尽,谁知净爬大山,个个累得呲牙咧嘴,连解放军的屁味也闻不上。”杨朔《洗兵马》上卷三:“﹝ 高金榜 ﹞一路对人吹唬说他当年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连皇帝也不如他。”⒉方言。大声训斥。徐光耀《平原烈火》二一:“战士们哄哄哄高兴的乱说笑起来,刘一萍 猛然吹唬道:‘嚷嚷什么!’”郭光《仅仅是开始》二:“有时 刘长水 被别人吹唬了几句,便向他身上出气。”
    • 4.
      徵起释义:征召起用。唐 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 5.
      扶颠释义: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刘昭 注引《东观书》:“章帝 初即位,赐 东平王 苍 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唐 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宋 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 孔 孟,扶颠未可责 由 求。”明 李东阳《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 6.
      汗血马释义:古代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指骏马。《史记·大宛列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 广利 斩 大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大宛 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唐 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紇 餵肉 蒲萄宫。”宋 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
    • 7.
      江海客释义:犹江海人。 唐 杜甫《洗兵马》诗:“张公 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词:“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明 刘基《再和倒用前韵》:“惆悵多忧江海客,登楼独自看台星。”元 萨都剌《和学士伯生虞先生寄韵》:“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清 黄景仁《除夕述怀》诗:“我本江海客,风水性所諳。”参见“江海人”。
    • 8.
      洗兵释义:⒈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事见汉刘向《说苑·权谋》。后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⒉谓出师遇雨。
    • 9.
      溜光罄净释义:亦作“溜光罄尽”。谓精光,一点不剩。杨朔《熔炉》:“老太太就咬着牙,点着指头骂道:‘……我一个快进棺材的老绝户,也给我抢的溜光罄净,只剩一条破棉被。’”杨朔《洗兵马》上三:“不出几年,小家业踢蹬的溜光罄尽。”
    • 10.
      白环释义:白玉环。 《竹书纪年》卷上:“六年,西王母 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后汉书·马融传》:“纳 僬侥 之珍羽,受 王母 之白环。”唐 杜甫《洗兵马》诗:“不知何国致白环,復道诸山得银瓮。”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函封远致,不知何国之白环;瑑刻孔章,咸曰 寧王 之大宝。”
    • 11.
      秣马释义:饲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国语·吴语》:“吴王 昏乃戒,令秣马食士。”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尚 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唐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宋 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
    • 12.
      葡萄宫释义:⒈亦作“蒲萄宫”。汉 宫名。汉哀帝 时单于来朝,住在此宫内。《三辅黄图·甘泉宫》:“葡萄宫 在 上林苑 西,汉哀帝 元寿 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舍之此宫也。”《汉书·匈奴传下》载此事,作“蒲萄宫”。⒉借指胡人在京师的住处。唐 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紇 餧肉 蒲萄宫。”

洗兵(xi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洗兵是什么意思 洗兵读音 怎么读 洗兵,拼音是xǐ bīng,洗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洗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