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原委 原委的意思
yuánwěi

原委

简体原委
繁体
拼音yuán wěi
注音ㄩㄢˊ 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án,(1) 最初的,开始的。【组词】: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2) 本来。【组词】:原样。原型。原址。原主。(3) 谅解,宽容。【组词】:原宥。原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组词】:原野。平原。(5) 同“塬”。

wěi wēi,(1)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组词】: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2) 抛弃,舍弃。【组词】:委弃。委之于地。(3) 推托,卸。【组词】:推委。委罪。(4) 曲折,弯转。【组词】:委曲。委婉。委屈。(5) 积聚。【组词】:委积。(6) 末、尾。【组词】: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7) 确实。【组词】:委实。(8) 无精打采,不振作。【组词】:委顿。委靡。 ◎ 〔委蛇(yí ㄧˊ)〕❶敷衍,应付;❷同“逶迤”。

基本含义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经过和真相。

原委的意思

原委 [yuán wěi]

1. 事情的始末。

你且说个原委,教我得知。——《蜃楼志全传》

[ happened from beginning to end; ]

2. 与一情况有关的事实的整个陈述,整个阐明一个情况或事情的背景知识。

[ the whole story; ]

原委 引证解释

⒈ 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唐 孔颖达 疏:“源委谓河海之外诸大川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其注《水经》也,于四瀆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纪其道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所治 黄、淮、淝、济、伊、洛、沁、汜 等共九十三河,疏排濬瀹,贯穿原委,俱有成效,可为后法。”

⒉ 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西汉 宫中有 百子池 ……予尝见 盱江 李先生 赋 戚夫人 有曰:‘ 百子池 头一曲春’,不知其旨,今閲《黄图》,乃见原委如此。”
《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 虽深知原委,不敢就説,只得以别事来解説。”
刘真 《春大姐》四:“她也顾不上害臊,当着众人的面,对 明华 带哭带诉地説明了原委。”

⒊ 引申为原因;缘由。

元 刘壎 《隐剧通议·诗歌一》:“诗本於人情,关於风教,繫於安危理乱,此作诗之原委也。”


国语词典

原委 [yuán wěi]

⒈ 事情的始末。

《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黄世昌大喜,又出来到院上,找著了内巡捕,说明原委,托他照应照应。」

委曲 源委


原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委曲释义:⒈(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委曲婉转。 委曲的溪流。⒉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告知委曲。

原委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结果释义:⒈长出果实:开花结果。⒉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结果。⒊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经过一番争论,结果他还是让步了。⒋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原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探究竟释义:一是一直到底的意思,表示坚定的决心。一探究竟:一直探索下去,弄清事情的原委。
    • 2.
      事因释义:事情的原委、因由。
    • 3.
      事由释义:⒈事情的原委:把事由交代明白。 ⒉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⒊(事由儿)指借口;理由:找个事由离开会场。⒋职业;工作:找个正经事由干。
    • 4.
      原委释义: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本末:细说原委。
    • 5.
      原曲释义:事情的原委和底细。
    • 6.
      发微释义:⒈阐发微妙之处。⒉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 7.
      因依释义:⒈倚傍;依托。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宋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沉钧儒《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⒉原因;原委。宋 苏轼《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⒊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 8.
      因地释义:原委;因由。
    • 9.
      大白释义:⒈粉刷墙壁用的白垩。⒉(事情的原委)完全清楚:真相大白。大白于天下。
    • 10.
      委曲释义:⒈(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委曲婉转。 委曲的溪流。⒉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告知委曲。
    • 11.
      底数释义:⒈求一个数的若干次乘方时,这个数就是底数,如求an,a就是底数。简称底。⒉事情的原委;预定的计划、数字等:心里有了底数。告诉你个底数。
    • 12.
      招册释义: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 《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审、秋审,先期细览招册。”清 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审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两造口供。按《汉书·外戚传》,宣帝 即位,寻求外家,求得 王媪,媪有供词一段,歷言 翁须 嫁 刘仲卿 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 王奂 在狱中杀 刘兴祖 事,皆琐屑详尽,而古雅可诵,是当时之招册矣。”
    • 13.
      推敲释义: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 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宾客嘉话录》)。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 14.
      末始释义:末始,汉语词语,意思为始末;原委
    • 15.
      来派过节释义:方言。事情的原委、过程。
    • 16.
      杨公忌释义: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 宋 堪舆术士 杨救贫,因称该日为 杨公忌。《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 杨公 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 杨公 忌。”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杨公忌》:“《轨论》云:‘宋 术士 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 杨公 忌’……今人所传 杨公 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
    • 17.
      由委释义:原委。
    • 18.
      由然释义:⒈油然;自然而然。⒉原委;来由。
    • 19.
      瘅恶司释义:旧传阴间中惩治恶人的部门。清 袁枚《新齐谐·火烧盐船一案》:“妇曰:‘鬼妇当年六月二十日,送银五十两到公所,係一 严 姓生员接去……册上不肯留名,故尊神有所未知。’神随命癉恶司细查原委。”
    • 20.
      究竟释义:⒈结果;原委: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⒉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你究竟答应不答应?毕竟;到底:他究竟经验丰富,很快就排除了机器的故障。

原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探究竟释义:一是一直到底的意思,表示坚定的决心。一探究竟:一直探索下去,弄清事情的原委。
    • 2.
      事因释义:事情的原委、因由。
    • 3.
      事由释义:⒈事情的原委:把事由交代明白。 ⒉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⒊(事由儿)指借口;理由:找个事由离开会场。⒋职业;工作:找个正经事由干。
    • 4.
      原委释义: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本末:细说原委。
    • 5.
      原曲释义:事情的原委和底细。
    • 6.
      发微释义:⒈阐发微妙之处。⒉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 7.
      因依释义:⒈倚傍;依托。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宋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沉钧儒《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⒉原因;原委。宋 苏轼《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⒊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 8.
      因地释义:原委;因由。
    • 9.
      大白释义:⒈粉刷墙壁用的白垩。⒉(事情的原委)完全清楚:真相大白。大白于天下。
    • 10.
      委曲释义:⒈(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委曲婉转。 委曲的溪流。⒉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告知委曲。
    • 11.
      底数释义:⒈求一个数的若干次乘方时,这个数就是底数,如求an,a就是底数。简称底。⒉事情的原委;预定的计划、数字等:心里有了底数。告诉你个底数。
    • 12.
      招册释义: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 《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审、秋审,先期细览招册。”清 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审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两造口供。按《汉书·外戚传》,宣帝 即位,寻求外家,求得 王媪,媪有供词一段,歷言 翁须 嫁 刘仲卿 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 王奂 在狱中杀 刘兴祖 事,皆琐屑详尽,而古雅可诵,是当时之招册矣。”
    • 13.
      推敲释义: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 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宾客嘉话录》)。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 14.
      末始释义:末始,汉语词语,意思为始末;原委
    • 15.
      来派过节释义:方言。事情的原委、过程。
    • 16.
      杨公忌释义: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 宋 堪舆术士 杨救贫,因称该日为 杨公忌。《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 杨公 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 杨公 忌。”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杨公忌》:“《轨论》云:‘宋 术士 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 杨公 忌’……今人所传 杨公 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
    • 17.
      由委释义:原委。
    • 18.
      由然释义:⒈油然;自然而然。⒉原委;来由。
    • 19.
      瘅恶司释义:旧传阴间中惩治恶人的部门。清 袁枚《新齐谐·火烧盐船一案》:“妇曰:‘鬼妇当年六月二十日,送银五十两到公所,係一 严 姓生员接去……册上不肯留名,故尊神有所未知。’神随命癉恶司细查原委。”
    • 20.
      究竟释义:⒈结果;原委: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⒉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你究竟答应不答应?毕竟;到底:他究竟经验丰富,很快就排除了机器的故障。

原委造句

1.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了,大家才消除了对他的误会。

2.他把事情原委都交代清楚了。

3.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公开亮相,说明事情的原委

4.此种从何探原委,春风无处著繁华。

5.王警官通过耐心地询问,终于使小林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委(yuan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原委是什么意思 原委读音 怎么读 原委,拼音是yuán wěi,原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原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