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凝重 凝重的意思
níngzhòng

凝重

简体凝重
繁体
拼音níng zhòng
注音ㄋ一ㄥˊ ㄓ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íng,(1)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组词】:凝结。凝固。凝冻。凝集。凝脂。凝滞。(2) 聚集,集中。【组词】:凝聚。凝重(zhòng )。凝神(聚精会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视)。凝练。

zhòng chóng,(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组词】: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2) 程度深。【组词】:重色。重病。重望。重创。(3) 价格高。【组词】:重价收买。(4) 数量多。【组词】: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5) 主要,要紧。【组词】: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组词】:重视。尊重。器重。隆重。(7) 言行不轻率。【组词】:慎重。自重。(1) 再。【组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3) 层。【组词】: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基本含义

形容气氛或情绪庄重、肃穆。

凝重的意思

凝重 [níng zhòng]

1. 浓重。

凝重的乌云。

[ thick; ]

2. 端庄;庄重。

出入步趋,务要凝重。——《朱子全书·学一》
神态凝重。

[ dignified; ]

凝重 引证解释

⒈ 厚重;沉重。

《易纬韩凿度》卷上:“圣人则象,月即轻疾,日则凝重,天地之理然也。”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凝重的空气,压迫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⒉ 庄重;稳重。

《晋书·吕光载记》:“﹝ 吕光 ﹞沉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
宋 陈亮 《胡公济墓碣铭》:“公济 於余为大父行,及际其晚岁泊然之时,睹其风貌敦厚,气质凝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 四娘 ﹞翩然竟来。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耳有听,听 四娘 ;目有视,视 四娘 ;口有道,道 四娘 也;而 四娘 凝重如故。”
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林 站住了,淡然一笑,就慢步走向 金,态度凝重,好象捧着一满碗的水。”


国语词典

凝重 [níng zhòng]

⒈ 庄重严肃的样子。

《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沉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
《聊斋志异·卷七·胡四娘》:「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而四娘凝重如故。」


凝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庄重释义:(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态度庄重。 在严肃的场合你要放庄重点儿。
    • 2.
      端庄释义:端正庄重:神情端庄。举止端庄。

凝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轻浮释义: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举止轻浮。

凝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凝释义:⒈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⒉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⒊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⒋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
    • 2.
      乙瑛碑释义:全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 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53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书法结体端庄,骨气凝重,意态爽秀,为学汉隶者所取法。
    • 3.
      凝朴释义:凝重朴实。
    • 4.
      凝重释义:⒈端庄;庄重:雍容凝重。神态凝重。⒉(声音)浑厚:凝重深沉的乐曲。声音凝重有力。⒊浓重:凝重的乌云。
    • 5.
      凝远释义:凝重深远。
    • 6.
      古穆释义:古朴凝重。
    • 7.
      太庙释义: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 现存的太庙建筑仅有北京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明嘉靖二十四年(1544)重建至现存规模。平面为矩形,有两重围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戟门、前殿、中殿和后殿等。其墙内、墙外广植柏树,烘托出整体建筑群的凝重与肃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
      山峙渊渟释义: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 9.
      川渟岳峙释义: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 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 10.
      沈凝释义:⒈亦作“沉凝”。沉厚凝重。⒉低沉徐缓。⒊凝滞,停止流动。
    • 11.
      程邃释义:(1605-1691)明末清初篆刻家、画家。字穆倩,号垢区、青溪,歙县(今属安徽)人。明诸生。1679年被举博学鸿词,不就。篆刻善用冲刀,凝重淳厚,为“徽派”主要代表。作画喜用枯笔干皴。工诗。著有《会心吟》。
    • 12.
      端凝释义:端庄,凝重。
    • 13.
      蚕头燕尾释义: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 14.
      诡恶释义:诡怪恶劣。 梁启超 《东魏高翻碑跋》:“书势方板无生气,但尚凝重不诡恶耳。”
    • 15.
      贞凝释义:端庄凝重。
    • 16.
      贞整释义:端方凝重。
    • 17.
      贞贵释义:恬淡寡欲,沉静凝重。
    • 18.
      赑屓释义:⒈壮猛有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巨灵 贔屓,高掌远蹠。”薛综 注:“贔屓,作力之貌也。”唐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昔在 开元 中,韩 蔡 同贔屭。”清 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唅呀怒以尊,贔屭斧而断。”⒉指作气用力之貌。宋 王安石《同王浚贤良赋龟》:“北归与俱度 大庾,两夫贔屭苦不胜。”⒊凝重貌;强劲貌。唐 卢仝《月蚀诗》:“森森万木夜殭立,寒气贔屭顽无风。”宋 司马光《景仁召饮东园呈彦升次道君锡才元子容》诗:“去冬辱嘉招,寒风方贔屭。”明 沉梦麟《余中》诗:“大江 绕长 淮
    • 19.
      远山含黛释义:远山的颜色,凝重的宛若女子黛色的眉。
    • 20.
      钝颜释义:脸色凝重。

凝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凝释义:⒈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⒉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⒊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⒋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
    • 2.
      乙瑛碑释义:全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 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53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书法结体端庄,骨气凝重,意态爽秀,为学汉隶者所取法。
    • 3.
      凝朴释义:凝重朴实。
    • 4.
      凝重释义:⒈端庄;庄重:雍容凝重。神态凝重。⒉(声音)浑厚:凝重深沉的乐曲。声音凝重有力。⒊浓重:凝重的乌云。
    • 5.
      凝远释义:凝重深远。
    • 6.
      古穆释义:古朴凝重。
    • 7.
      太庙释义: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 现存的太庙建筑仅有北京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明嘉靖二十四年(1544)重建至现存规模。平面为矩形,有两重围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戟门、前殿、中殿和后殿等。其墙内、墙外广植柏树,烘托出整体建筑群的凝重与肃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
      山峙渊渟释义: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 9.
      川渟岳峙释义: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 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 10.
      沈凝释义:⒈亦作“沉凝”。沉厚凝重。⒉低沉徐缓。⒊凝滞,停止流动。
    • 11.
      程邃释义:(1605-1691)明末清初篆刻家、画家。字穆倩,号垢区、青溪,歙县(今属安徽)人。明诸生。1679年被举博学鸿词,不就。篆刻善用冲刀,凝重淳厚,为“徽派”主要代表。作画喜用枯笔干皴。工诗。著有《会心吟》。
    • 12.
      端凝释义:端庄,凝重。
    • 13.
      蚕头燕尾释义: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 14.
      诡恶释义:诡怪恶劣。 梁启超 《东魏高翻碑跋》:“书势方板无生气,但尚凝重不诡恶耳。”
    • 15.
      贞凝释义:端庄凝重。
    • 16.
      贞整释义:端方凝重。
    • 17.
      贞贵释义:恬淡寡欲,沉静凝重。
    • 18.
      赑屓释义:⒈壮猛有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巨灵 贔屓,高掌远蹠。”薛综 注:“贔屓,作力之貌也。”唐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昔在 开元 中,韩 蔡 同贔屭。”清 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唅呀怒以尊,贔屭斧而断。”⒉指作气用力之貌。宋 王安石《同王浚贤良赋龟》:“北归与俱度 大庾,两夫贔屭苦不胜。”⒊凝重貌;强劲貌。唐 卢仝《月蚀诗》:“森森万木夜殭立,寒气贔屭顽无风。”宋 司马光《景仁召饮东园呈彦升次道君锡才元子容》诗:“去冬辱嘉招,寒风方贔屭。”明 沉梦麟《余中》诗:“大江 绕长 淮
    • 19.
      远山含黛释义:远山的颜色,凝重的宛若女子黛色的眉。
    • 20.
      钝颜释义:脸色凝重。

凝重造句

1.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2.眼前的山粗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似一幅凝重的画,如一首深邃的诗,若一个清新的故事。

3.有时,河水很凝重,缓缓地流淌着;有时,河水很轻盈,像一个乖巧的孩童;有时,河水很平静,宛如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

4.成长是小时侯踩着西瓜皮摔倒是大哭大闹,到现在能望着黑板凝重地思考;成长是从小时侯去打针就哭个不停,到现在敢于面对困难“有泪不轻弹”的坚强,成长是挂在脸上的泪珠换成的微笑,是写在脸上的脆弱换成了坚强。

5.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倦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6.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7.看见王书记那神色凝重的样子,就知道出事了。

8.关于父爱的名言不多,因为父爱是深沉凝重的,是放在心中用一生慢慢咂摸品味的,不是随便言谈的。

9.到了午后,云层渐渐厚重了起来,天色也阴郁了许多,仿佛一位哲人,面色凝重,思虑重重。

10.爱情就是春的浪漫,夏的浓郁,秋的成熟,冬的凝重

11.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怒,神情凝重,似乎要马上冲上去把它抢下来。

12.她用凝重的眼神望着渐渐消失的背影。

13.看着他凝重的目光,我的心如同被人紧紧的揪住。

14.我国有着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水文化,福州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文化凝重

15.这一联格调凝重,比喻恰当,寓意殊深,对粉笔生涯的人民教师作出了高度评价。

16.暮色苍茫之中,远处的钓鱼城更增添了一层历史凝重感。

凝重(ning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凝重是什么意思 凝重读音 怎么读 凝重,拼音是níng zhòng,凝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凝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