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 [xiǎo chén]
1. 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宫中执役的宦官。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
小臣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
引《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
⒉ 宫中执役的宦官。
引《国语·晋语二》:“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⒊ 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
引《书·召诰》:“﹝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汉书·石显传》:“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国语词典
小臣 [xiǎo chén]
⒈ 旧时指职位低的官吏。亦用为自谦之词。
引《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乃诏小臣,为其铭曰,一暑一寒,有明有晦。」
⒉ 职官名。宫中执役的宦官。
引《国语·晋语二》:「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三国吴·韦昭·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小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槛折释义:《汉书·朱云传》:“上(汉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用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实。
- 2.
五大夫释义:⒈周 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礼记·王制》“下大夫五人”唐 孔颖达 疏:“周 礼五等国,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燕礼小臣作下大夫二人媵爵》:“大夫五人者,崔灵恩 所谓司徒之下置小宰、小司徒,司空之下置小司空、小司寇,司马事省置小司马一人是也。分言之曰卿曰大夫,合言之则三卿为上大夫,五大夫为下大夫。”⒉爵位名。战国 时 楚 魏 始设,秦 汉 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汉 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汉文帝 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 3.
仙山释义:⒈仙人居住的山。唐 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三乡 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⒉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明 高濂《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 秦,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仙山楼阁”。
- 4.
代德释义:⒈谓取代旧朝以治天下之德。《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戊午,晋侯 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逸周书·芮良夫》:“以予小臣 良夫 观天下有土之君,厥德不远,罔有代德。”孔晁 注:“言无远德,罔有天下也。”⒉战国、秦、汉 时,盛行“五行代德”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附会于皇朝的兴亡。“代德”作为改朝换代的一种说法,后遂具有迷信的色彩。北周 庾信《周宗庙歌·皇夏》:“龙图基代德,天步属艰难;謳歌还受瑞,揖让乃登坛。”《宋书·武帝纪中》:“
- 5.
何已释义:⒈为什么。《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杨倞 注:“‘已’与‘以’同。问何以谓之人而贵於禽兽也。”《汉书·冯唐传》:“唐 对曰:‘齐 尚不如 廉颇、李牧 之为将也。’上曰:‘何已?’”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说郛》卷一一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我居四十年,昨厚貺,相感何已!”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 6.
便辟释义:⒈亦作“便僻”。 谄媚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南史·王晏传》:“﹝ 王晏 ﹞性甚便僻,渐见亲侍,常参议机密。”唐 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韦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辩。”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直隶,为帝都者七百餘年,举天下便僻巧媚之士凑集焉,加以从龙入关之裔,驱恣淫佚,恣慢横暴。”⒉指谄媚逢迎之人。《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⒊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管子·立政》:“三本者不审,
- 7.
俗态释义:⒈世俗的情状。唐 王勃《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唐 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⒉庸俗的情态。宋 秦观《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⒊世俗人的气质。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 8.
倌人释义:⒈古代主管驾车的小臣。《诗·鄘风·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驾。”毛 传:“倌人,主驾者。”南朝 梁 江淹《萧大傅东耕呪》:“命彼倌人,税於青皋。”⒉旧时 吴 语地区对妓女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还有两枝银水烟筒,一个金荳蔻盒,这是 上海 倌人用的东西。”《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慢慢的説到堂子倌人。”
- 9.
八景释义:⒈八个胜景。宋 沉括《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 宋迪 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烟寺晚鐘、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如:燕京 八景,西湖 八景。⒉道教语,谓八采之景色。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控飊扇太虚,八景飞高清。”唐 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仙心从此在 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云笈七籤》卷三十:“我入八景,迴驾琼轮,仰升九天,白日飞仙。”
- 10.
养交释义:亦作“养佼”。谓豢养其私交以成朋党。《管子·明法解》:“故《明法》曰:‘小臣持禄养佼,不以官为事,故官失职。’”郭沫若 等集校引 孙星衍 曰:“《明法篇》‘佼’作‘交’。”《荀子·臣道》:“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杨倞 注:“养交,谓养其与君交接之人,不忤犯使怒也;或曰养其外交若 苏秦、张仪、孟尝君 所至为相也。”宋 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朝廷不养交,乡党不合誉,侃然求其是而已。”《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今陛下之臣,持禄养交者多,忠心谋国者少,窃以为陛下乃孤立耳。”
- 11.
内竖释义:⒈宫内小臣。 ⒉亦作“内竪”。指宦官。
- 12.
千歳释义:⒈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南朝 梁 刘峻《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鵠千岁,年之殊也。”宋 苏轼《三槐堂铭》:“贯四时閲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⒉古人祝寿之词。《诗·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於是 范蠡 与 越王 俱起为 吴王 寿,其辞曰:‘下臣 勾践 从小臣 范蠡 奉觴上千岁之寿。’”⒊封建时代臣下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
- 13.
南山寿释义:典出《诗·小雅·天保》:“如 南山 之寿,不騫不崩。 ”孔颖达 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 南山 之寿。”后用为人祝寿之词。南朝 陈 张正见《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愿荐南山寿,明明奉万年。”唐 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亦作“南岳寿”。唐 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 14.
号弓释义:传说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 荆山 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 黄帝 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唐 权德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二:“晏车悲卤簿,《广乐》遏《簫韶》,最愴号弓处,龙髯上紫霄。”明 张煌言《三月十九日有感甲申之变》诗之一:“燕山 春老泣啼鹃,屈指号弓十八年。”
- 15.
唯楚有才释义:皇上问:“彭浚,你家哪里?”彭浚答:“头顶鸟岭峰,脚踏双凤桥,前有珍珠堆,后有银珠岭,左有金花桥,右有银花桥,小臣住在王子塘。
- 16.
多幸释义:⒈犹侥幸。《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宋书·沉庆之传》:“上逼令作诗…… 庆之 口授之曰:‘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岗。辞荣此圣世,何媿 张子房。’”南朝 梁 丘迟《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小臣信多幸,投生岂酬义。”⒉犹庆幸。客套话。唐 韩愈《与大颠师书》:“缘昨到来,未获参謁,儻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水浒传》第二二回:“柴大官人 见了 宋江,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 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
- 17.
大法小廉释义: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 18.
媵爵释义:古代一种献酒礼节。 燕礼献酬礼毕,命年长的大夫再给诸侯献酒,称“媵爵”。《仪礼·燕礼》:“小臣自阼阶下,请媵爵者,公命长。”胡培翚 正义:“李氏 如圭 云:媵爵者,献酬礼成,更举酒於公,以为旅酬之始。”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仪礼》有媵爵,谓先饮一爵,二爵从之也。”
- 19.
嬖御士释义:受君主宠爱的小臣。
- 20.
嬖竖释义:受宠幸的宫内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