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刊本 刊本的意思
kānběn

刊本

简体刊本
繁体
拼音kān běn
注音ㄎㄢ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n,(1) 斫,消除,修改。【例句】:刊误(亦作“勘误”)。校(jiào )刊。不刊之论(喻至理名言)。(2) 刻。【组词】:刊石。刊印。刊本。(3) 排版印刷。【例句】:刊行(xíng )。创刊。刊登。刊载。(4) 出版物。【组词】:刊物。报刊。书刊。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印刷出版的图书或期刊。

刊本的意思

刊本 [kān běn]

1. 刻印的书本。

原刊本。
宋刊本。

[block-printed edition;]

刊本 引证解释

⒈ 刊印的版本。分四种:一以朝代分,有 宋 本、 元 本、 明 本等;二以刻板处所分,有殿本、监本、官署本、书院本、坊刻本等;三以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等;四以内容分,有足本、选本、节本等。

《朱子语类》卷六七:“《麻衣易》是 南康 戴某 所作, 太平州 刊本第二跋即其人也。”
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那刊本上都是用的楷书。”

⒉ 谓刻印成书。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施济 不从,发心持诵《白衣观音经》,并刊本布施……期年之后, 严氏 得孕,果生一男。”


国语词典

刊本 [kān běn]

⒈ 书籍的刊印版本。分四种:一、以朝代分,有宋本、元本、明本。二、以刻版地点分,有殿本、监本、官署本、书院本、坊刻本。三、以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四、以内容分,有足本、选本、节本。

⒉ 刊印成书。

《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发心持诵白衣观音经,并刊本布施。」


刊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仿宋本释义:依照 宋 代刊本的行款、字体刻印的书本。
    • 2.
      全相释义:旧时通俗话本、演义等绘有人物绣像及每回故事内容者,称“全相”。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上》:“日本 内阁文库藏 元 至治(1321至1323年)间 新安 虞氏 刊本全相(犹今所谓绣像全图)平话五种。”
    • 3.
      刊本释义:刻本:原刊本。 宋刊本。
    • 4.
      开本释义:拿整张印书纸裁开的若干等份的数目做标准来表明书刊本子的大小叫开本,如十六开本、三十二开本等。
    • 5.
      昭仁殿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市 故宫 内,乾清宫 之左。清 乾隆 时殿内贮 宋 金、元、明 旧版善本书。殿额题“天禄琳琅”。后楹为 五经萃室,藏 宋 岳珂 刊本五经。
    • 6.
      杭本释义:指书籍的 宋 代 杭州 刊本。亦称 浙 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被后代誉为最佳的善本。宋 朱熹《<韩文考异>序》:“观其自言,为儿童时,得 蜀 本 韩 文於 随州 李 氏,计其岁月当在 天禧 中年,且其书已故弊脱略,则其摹印之日,与 祥符 杭 本盖未知其孰先孰后,而 嘉祐 蜀 本,又其子孙,明矣。”
    • 7.
      椠本释义:古代用木板雕字所印的图书,称椠本。 刻本、刊本都是从椠本引申而来的。
    • 8.
      清真词释义:词集。北宋周邦彦(号清真居士)作。南宋淳熙溧水刊本,二卷,补遗一卷。有晋阳强焕序,收词一百八十二首。又,南宋陈元龙曾为周词作注,刘肃题名为《片玉集》,十卷,收词一百二十七首。近人朱孝臧有《fc28村丛书》本,附朱氏校记一卷。
    • 9.
      谁某释义:犹某某。 宋 苏轼《石鼓歌》:“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余昔见是诗,记是 康熙 朝徵士所作,志为谁某,并忘其为刊本或墨蹟矣。”黄远庸《最近之三大问题》:“至於现在各省之开府中,将以谁某为都督,谁某为总监,则视其人之经歷定之。”
    • 10.
      鱼豕释义:“鲁鱼亥豕”的略语。明 高启《赠墨翁沉蒙泉》诗:“一朝得此復何用,惭註鱼豕笺虫虾。”清 林则徐《遣戍伊犁行次兰州致姚春木王冬寿书》:“扬州 有刊本,惜鱼豕尚多,未识两君曾见之否?”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路史》:“今此本为 乾隆 元年 长源 后人所重刻,而鱼豕弥甚,几不可读。”
刊本是什么意思 刊本读音 怎么读 刊本,拼音是kān běn,刊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刊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