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然 [yàn rán]
1. 安宁;安定。安适;安闲。晴朗貌。
晏然 引证解释
⒈ 安宁;安定。
引《庄子·山木》:“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唐 王昌龄 《风凉原上作》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严复 《原强》:“四海晏然,视邦国之颠危,犹 秦 越 之肥瘠。”
⒉ 安适;安闲。
引《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樊英﹞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
茅盾 《一个女性》四:“她学会了怎样在可憎的人前晏然谈笑。”
⒊ 晴朗貌。
引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国语词典
晏然 [yàn rán]
⒈ 安宁、平静。唐·王昌龄〈风凉原上作〉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也作「晏如」。
引《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布政施教,海内晏然。」
⒉ 悠闲安适的样子。也作「晏如」。
引《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樊英传》:「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
《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
晏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静释义:⒈宁静。 宋 欧阳修《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⒉严明而不纷扰。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省地晏然。”
- 2.
出徇释义:出外巡行。 李根源《记云南起义》:“文光 被举为 滇西 都督,市井晏然,鸡犬无惊。出徇旁郡,南至 龙陵、永康,西至 顺寧、云州、缅寧。”
- 3.
四海晏然释义:四海:天下,国家;晏然:平静,安定。 指全国各地太平安定。
- 4.
处之晏然释义:同“處之泰然”。宋 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雖交至錯出,處之晏然。”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樞密副使 沈義倫 居第卑陋,處之晏然。”
- 5.
安居乐业释义: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 6.
怀集释义:怀柔安集。《汉书·郑吉传》:“吉 於是中 西域 而立莫府,治 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昔 安封侯 竇融 怀集 羌 胡,开其欢心,子孙於今乐闻。”《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二年》:“高凉 太守 冯寳 卒,海隅扰乱。寳 妻 洗氏 怀集部落,数州晏然。”
- 7.
房闼释义:⒈宫闱。《汉书·循吏传序》:“孝惠 垂拱,高后 女主,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皇帝冲年,政出房闥,斯已国家否运,称‘权’尚足示后;况言犹在耳,何可改也。”⒉寝室;闺房。宋 张师正《括异志·陈少卿》:“果有羣妖昼夜隐见於房闥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久闻妹子房闥精致,未曾得造一观。’”清 袁枚《续新齐谐·喜婆》:“扶侍新娘梳妆拜謁,立侍房闥如婢。”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金虾蟆》:“偶小恙,卧房闥。”
- 8.
晏然自若释义: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 9.
端靖释义:端庄恬静。宋 苏辙《顾临给事中制》:“朴厚之性,出於自然;直谅之才,可备三益。守道安命,端靖不回,二十餘年,晏然一节。”宋 洪迈《夷坚甲志·断妒龙狱》:“郭三雅 妻 陆氏,秀州 海盐 人,平时端靖有志操。”
- 10.
蛮猺释义:亦作“蛮徭”。旧时对少数民族瑶族的蔑称。宋 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蛮猺 震服,省地晏然。”清 泣红《胭脂血弹词》第六回:“苦则苦,艷质消磨烽火里;愁则愁,红颜怎得敌 蛮猺?”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蠲税课农,蛮徭 大和。”
- 11.
遐宣释义:远扬;普及。 《宋书·符瑞志下》:“礼乐四达,颂声遐宣。”《隋书·文学传·虞绰》:“圣德遐宣,息别风与淮雨;休符潜感,表重润以夷波。”唐 曹松《送胡中丞使日东》诗:“渥泽遐宣后,归期抵万金。”宋 王禹偁《籍田赋》:“上四年兮,帝业遐宣,寰区晏然。”
- 12.
鋭旅释义:精锐部队。鋭旅造句精锐部队。《宋书·谢庄传》:“殿下亲董鋭旅,授律继进。”《宋史·乐志十三》:“鋭旅庆回旋,边防尽晏然。”
- 13.
长养释义:⒈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汉 仲长统《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清 薛福成《顾贞女传》:“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长养教诲,以至成人。”⒉长大;生成。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李广田《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
- 14.
风日释义:⒈风与日。 谓风吹日晒。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⒉指天气;气候。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清 卓尔堪《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⒊犹风光。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仙人枕》:“元 陈孚 诗:‘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清 姚鼐《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