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骊 [gōu lí]
1. 亦作“句丽”。
3. 古国名。在今朝鲜境内。
句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句丽”。古国名。在今 朝鲜 境内。
引《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句驪,一名 貊。”
《通典·边防二》:“朱蒙 弃 夫餘 东南走,渡 普述水,至 紇升骨 城,遂居焉,号曰句丽,以 高 为氏。”
元 杨维桢 《无题效商隐体》诗之四:“绣靴蹋踘 句驪 样,罗帕垂弯 女直 妆。”
国语词典
句骊 [gōu lí]
⒈ 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
引晋·江统〈徙戎论〉:「荥阳句骊本居辽东塞外,正始中,幽州刺史毋丘俭伐其叛者之域,可为寒心。」
句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部释义:⒈谓金、木、水、火、土五行。 ⒉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亦泛指高句骊国。⒊中医指额、頦、鼻、左腮、右腮。
- 2.
寇略释义:侵犯劫掠。《汉书·匈奴传下》:“单于始用 夏侯藩 求地有距 汉 语,后以求税 乌桓 不得,因寇略其人民。”《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和帝 元兴 元年春,﹝ 句驪王宫 ﹞復入 辽东,寇略六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始兴屯田”裴松之 注引《魏书》:“诸军并起,无终岁计,飢则寇略,饱则弃餘,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 3.
小口释义:⒈未成年的人。《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传》:“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糊涂世界》卷九:“户口查完,开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⒉小嘴巴。旧时常用来指美女的嘴。《镜花缘》第十六回:“里面有两个女学生……面貌虽黑,但弯弯两道朱眉,盈盈一双秀目,再衬着万缕青丝,樱桃小口。”⒊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学记》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晋 陶潜《桃花
- 4.
石砮释义:石制的箭头。《国语·鲁语下》:“仲尼 在 陈,有隼集於 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韦昭 注:“砮,鏃也,以石为之。”《宋书·夷蛮传·高句骊国》:“大明 三年 高句驪 王 高璉 又献 肃慎氏 楛矢石砮。”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惟国初 吴兆騫 謫 寧古塔 记之,云石砮出 混同江 中,相传松脂入水千年所化,厥色青紺,厥理如木,厥坚过铁石,土人以之礪刄,知为 肃慎 砮矢之遗。”
- 5.
蚕支落释义:东汉 时 句骊 部落名。《后汉书·东夷传·句骊》:“﹝ 建武 ﹞二十三年冬,句驪 蚕支落 大加 戴升 等万餘口诣 乐浪 内属。”
- 6.
赎直释义:赎回人口或物件所付出的代价。 《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鬭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