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署理 署理的意思
shǔ

署理

简体署理
繁体
拼音shǔ lǐ
注音ㄕㄨˇ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ǔ,(1) 办理公务的机关。【组词】:专署。公署。官署。(2) 布置。【组词】:部署。(3) 签名,题字。【组词】:签署。署名。署字。(4) 暂代。【组词】:署理。兼署。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基本含义

指代代理或代行某个职务或职责。

署理的意思

署理 [shǔ lǐ]

1. 凡官员出缺或离任,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职务。

成祖即位,命署理礼部事。——《明史·宋礼传》

[administer in an acting capacity; act as deputy; handle by proxy;]

署理 引证解释

⒈ 本任官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或兼摄。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越二年,署理 五河 县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八回:“上头一面委人来署理,一面委员来守堤。”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这时候 赵尔巽 已经调京……在这过渡期间是藩台 王人文 在署理。”


国语词典

署理 [shǔ lǐ]

⒈ 凡官职出缺或离任,以其他官员暂行代理其职务,称为「署理」。也作「署事」、「署任」。

代理


署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代理释义:⒈暂时代人担任 某单位的负责职务。⒉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独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署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古之遗爱释义:清朝庶常成占春十三年散馆任云南易门知县,中法战事起时因赞成御敌却侮以能吏分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 岑毓英率军出关因精心组织、转饷不匮荐毓英升任镇雄州知州 在知州任上治理井井有条又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归故里回归后对乡民多有照顾故死后想理父老乡亲为其立了一个匾 匾上面写着古之遗爱。
    • 2.
      差署释义:派人署理。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凡 剑南 自节度使、刺史以下官,听 知祥 差署讫奏闻,朝廷更不除人。”
    • 3.
      权篆释义:谓权且署理某一官职。 篆,官印。《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现在 苏 臬一席,梁芷邻 似可权篆,尚在未定也。”
    • 4.
      理算释义:⒈犹治理,署理。《元史·世祖纪十二》:“召 江淮行省 参知政事 忻都 赴闕,以户部尚书 王巨济 专理算 江淮省。”《元史·世祖纪十二》:“辛巳,詔遣尚书省断事官 秃烈羊呵 理算 云南。”⒉犹核算,计算。《元史·选举志三》:“凡迁官之法……其理算论月日,迁转凭散官,内任以三十月为满,外任以三岁为满,钱穀典守以二岁为满。”《元史·选举志四》:“军官转入民职,已受宣敕不曾之任者,拟自准定资品换授,从礼任月日为始,理算资考陞转。”⒊审理;清算。《元典章·刑部十一·强窃盗》:“如拿获招了呵,依着他招了的理算。”《
    • 5.
      署职释义:署理官职。
    • 6.
      路中释义:⒈道路中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英署理总领事戈飞致英使朱迩典书》:“近两日内,租界房屋,多被开花弹及炸弹所击,路中子弹飞扬。”⒉复姓。
    • 7.
      过局释义:往官署理事。

署理(sh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署理是什么意思 署理读音 怎么读 署理,拼音是shǔ lǐ,署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署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