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劳永逸释义: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不再费力了。 汉班固《燕然山铭》:“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
- 2.
仁江寺释义:青山寺之意,坐落在木里与永宁的交接处的仁江山间,今天的屋脚乡境内。
- 3.
冰桥释义:河上结冰坚固,可以行走,谓之冰桥。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昔 光武 受命,冰桥凝於 滹水;昭烈 中起,的卢 踊於泥沟。皆理合於天,神祇所福,故能功济宇宙,大庇生民。”按,汉 更始 二年正月 光武 徇 蓟,王郎 移檄购求甚急。光武 乃趣驾南轘,晨夜兼行,蒙犯霜雪,时天寒,面皆破裂。至 滹沱河,无船可渡,适遇冰合乃过。由是驰赴 信都,太守 任光 出迎,其势始盛。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4.
升殿释义:登殿。《新唐书·礼乐志九》:“应升殿者诣东、西阶,至解剑席,脱舃,解剑,升。”《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帝自 端门 入,升殿,羣臣顿首谢罪。”
- 5.
大夜释义:⒈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晋 陆云《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⒉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南朝 梁 王僧孺《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北周 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唐 黄滔《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⒊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 6.
大寳释义:⒈《易·繫辞下》:“圣人之大寳曰位。 ”后因以“大寳”指帝位。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正以糠粃万乘,錙銖大寳,非贪皇帝之尊,岂图六合之富?”《旧唐书·德宗纪下》:“朕以寡德,祗膺大寳。”欧阳山《苦斗》五十:“如今 蒋介石 已经平定了各路王侯,自己登了大宝。”⒉指佛法。《法华经·信解品》:“法王大寳,自然而至。”⒊重五十两的银元宝。老舍《骆驼祥子》三:“他不晓得现在骆驼有什么行市,只听说过在老年间,没有火车时候,一条骆驼要值一个大宝。”
- 7.
寇雠释义:亦作“寇仇2”。亦作“寇仇”。仇敌;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后汉书·仲长统传》:“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讎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若克城邑,絶非卿有,徒危宗国,以广寇仇。”唐 曹唐《和周侍御买剑》:“将军溢价买吴鉤,要与中原静寇讐。”宋 苏轼《孙武论》下:“夫天下之患,不在於寇讎,亦不在於敌国,患在於将帅之不力。”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讐,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 8.
崇陵释义:⒈陵墓名。唐德宗 的陵墓。在今 陕西 泾阳县 北 嵯峨山。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⒉陵墓名。宋光宗 的陵墓 永崇陵 的简称。在今 浙江 绍兴市 东南 攒宫。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典礼·光宗配飨议》:“卫公 之孙祕阁校理 元刚,復言其祖首侍 崇陵 讲读,后在相位,始终六年。”⒊陵墓名。清德宗 的陵墓。在今 河北 易县 西 永宁山。《清史稿·宣统皇帝纪》:“詔定 西陵 金龙峪 为 德宗景皇帝 山陵,称曰 崇陵。”
- 9.
崤山释义:山名。崤,也作“殽”。又名 嶔崟山、嶔岑山。在 河南省 洛宁县 北。山分东西二 崤,中有谷道,坂坡峻陡,为古代军事要地。参阅《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永宁》。
- 10.
幼君释义:年幼的君主。 《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 11.
沮衄释义:亦作“沮衂”。谓受挫而沮丧。《晋书·苏峻传》:“兵威日盛,战无不克,由是义众沮衄,人怀异计。”《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我若退缩,士气沮衂,不可復用。”
- 12.
泰陵释义:⒈陵名。 唐玄宗 陵。在 陕西省 蒲城县 东北 金粟山。⒉陵名。宋哲宗 陵。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本名 永泰陵。宋 人常称之为 泰陵。⒊陵名。明孝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笔架山 东南。⒋陵名。清世宗 陵。在 河北省 易县 永宁山。
- 13.
然桂释义:谓以桂作薪。亦形容物价昂贵。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唐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唐 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宿雨方然桂,朝飢更摘蔬。”
- 14.
白民释义:⒈神话中古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 龙鱼 北,白身披髮。”郭璞 注:“言其人体洞白。”⒉旧指没有功名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三品以上,赠三公。五品以上,赠令僕。七品以上,赠州牧。白民赠郡镇。”周祖谟 校释:“身无官爵,谓之白民。”《魏书·食货志》:“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阶。”《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魏主 ﹞始詔:‘入粟八千石者赐爵散侯,白民输五百石者赐出身。’”
- 15.
砺齿释义:刷牙去垢。 表示清高。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所以漱石,欲礪其齿。”清 杜岕《永宁寺试泉》诗:“弔古过 首阳,礪齿就山涧。峩峩 方景 祠,潏潏百泉幻。”
- 16.
荐食释义:⒈不断吞食;不断吞并。《左传·定公四年》:“吴 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 注:“荐,数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天不厌乱,胡羯 未殄,鴟鸣狼噬,荐食 河 北。”严复《原强》:“忽必烈 汗荐食小朝,混一华夏,南奄 身毒,北暨 俄罗,幅度之大,古未有也。”⒉不断吞食;不断吞并。荐,通“洊”。明 唐顺之《常州新建关侯祠记》:“岛酋海宄,兇逊再生,竞为长蛇,荐食我 吴,侯灵在焉,能无怒乎?”
- 17.
蘖芽释义: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明 宋濂《金华永宁禅庵记》:“必有龙鬼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蘖芽其间,亦其势致焉。”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夫以 广西 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一发而不可治。”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 汉 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於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 18.
衆怒难犯释义: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左传·襄公十年》:“子产 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晋书·赵王伦传》:“秀(孙秀)知众怒难犯,不敢出省。”《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弱而不可轻者民也,今趣之不以理,众怒难犯,恐为祸不浅。”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黑白传》:“郡守以众怒难犯,姑受其词。”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七章:“狗腿子到了知道众怒难犯的时候,就是再怎么胆大的也变成胆小了。”
- 19.
西陵释义:⒈古国名。《史记·五帝本纪》:“黄帝 居 轩辕 之丘,而娶於 西陵 之女,是为 嫘祖。”张守节 正义:“西陵,国名也。”⒉陵墓名。三国 魏武帝 陵寝。在 河南省 临漳县 西。《彰德府志·地理志二》:“操 且死,令施繐帐於上,朝晡,上酒及糗粮,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 西陵。西陵 即 高平陵 也,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南朝 齐 谢朓《铜雀台》诗:“鬱鬱 西陵 树,詎闻歌吹声。”⒊陵墓名。清 代帝王陵寝。在 河北省 易县 西 永宁山 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 雍正 泰陵、嘉庆 昌
- 20.
讨正释义:研讨订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景(常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於世,今《律》二十篇是也。”宋 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其於讲求体要,讨正典章,出独断之渊深,号积年之希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