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 [sòng yù]
1. 战国时楚人,辞赋家。或称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
宋玉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 《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引韩娥 宋玉,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国语词典
宋玉 [sòng yù]
⒈ 人名。战国时楚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卒于楚亡之年。因曾任兰台令,故也称为「兰台公子」。善辞赋,作〈九辩〉、〈招魂〉。与屈原并称为「屈宋」。
宋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里巴人释义: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2.
东家子释义: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唐 李群玉《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唐 霍总《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东家处子”。林学衡《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 3.
东邻释义:⒈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唐 元结《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⒉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唐 李白《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西施 与东邻。”五代 阎选《浣溪沙》词:“刘 阮 信非仙洞客,嫦娥 终是月
- 4.
临望释义:谓登高远望。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高矣显矣,临望远矣。”汉 刘向《新序·刺奢》:“紂 为 鹿臺,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丈,临望云雨。”《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弘立 与诸将临望,自谓功在漏刻。”
- 5.
九辩释义:(1)夏 乐名。《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 娱以自纵。”王逸 注:“《九辩》、《九歌》,禹 乐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山海经·大荒西经》:“﹝ 夏后开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2)《楚辞》篇名。也作《九辨》。汉 王逸《〈九辩〉序》:“宋玉 者,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唐 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诗:“《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后亦作为吊亡哀伤
- 6.
云雨释义:宋玉《高唐赋》叙宋玉对楚襄王问,说楚怀王曾游高唐,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临去说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世因以指男女合欢(多见于旧小说)。
- 7.
井鲋释义:⒈生活在井中的鲋鱼。 喻见识浅陋。语本《易·井》:“井谷射鮒。”唐骆宾王《答员半千书》:“夫鯤之为鱼也,潜碧波,泳沧流,沉腮於渤海之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濠鱼井鮒自以为可得而齐焉。”唐欧阳詹《刖卞和述》:“昔宋玉以蕃禽井鮒不测灵凤长鲸,信哉。”⒉喻身处困境。
- 8.
从横释义:⒈亦作“从衡”。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墨子·备城门》:“以柴搏从横施之。”《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汉 郑玄 注:“午割,从横割之。”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明 何景明《泊云阳江头玩月》诗:“从横银汉迴,三五玉绳耿。”⒉交错纷乱貌。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巖嶇参差,从横相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於是得全。”宋 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异卉,从横布列。”明 刘基
- 9.
何意释义:⒈为什么,何故。宋玉《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整 闻声仍打 逡,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⒉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三国 魏 吴质《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 10.
倚天剑释义:形容极长的剑。语本 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唐 李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唐 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金 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元无倚天剑,可断扶桑枝。”
- 11.
兰台释义:⒈战国 楚 台名。 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宋玉、景差 侍。”李周翰 注:“兰臺,臺名。”唐 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楚国 兹故都,兰臺 有餘址。”⒉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汉 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⒊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兰臺石室之典,用尽於帷盖。”⒋指御史台。汉
- 12.
十家释义:⒈指先秦十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⒉指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等辞赋家十人。⒊指唐开元中十王宅诸王。⒋指唐宫中得到皇帝宠幸的女伎艺人。
- 13.
千千释义:⒈形容数量多。 唐 章碣《赠边将》诗:“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宋 张子野《千秋岁》词:“天不老,情难絶,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⒉青色貌。《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李善 注:“《説文》曰:芊芊,青也。千、芊古字通。”千千,一本作芊芊。晋 潘岳《藉田赋》:“蝉冕熲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⒊宋 代儿童玩具名。明 方以智《通雅·戏具》:“《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鐘,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 14.
口孽释义:同“口业”。《红楼梦》第一二○回:“所以 崔鶯 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 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吴梅《读尤西堂钧天乐乐府》诗:“文人口孽在词章,暮雨瀟瀟午梦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镇上的人大家都谈着一个新闻:任三嫂 在 庄溪。‘是不是她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参见“口业”。
- 15.
吃蝨留大腿释义:亦作“喫蝨留大腿”。形容小气,悭吝。清 翟灏《通俗编·禽鱼》:“喫蝨留大腿。宋玉《小言赋》:‘烹蝨脛,切蟣肝,会九族而同嚌,犹委餘而不殫。’按俗誚细小者曰:‘喫蝨留大腿’本此。”
- 16.
含贝释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 17.
吴市释义:吴 都之街市。在今 江苏 苏州市。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市 者,春申君 所造,闕两城以为市。在 湖里。”宋 徐铉《赠王贞素先生》诗:“辽 东几度悲城郭,吴市 终应变姓名。”清 吴伟业《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江 同 宋玉,君今 吴市 访 梁鸿。”参见“吴市吹簫”。
- 18.
唯唯释义:⒈恭敬的应答声。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 曰:‘唯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齐王 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僕对曰:‘唯唯。’”颜师古 注:“唯唯,恭应之辞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泉 纳於袖中,唯唯而出。”梁斌《播火记》四七:“刘老万、刘老士、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⒉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⒊应而不置可否貌。《战国策·秦策三》:“秦王 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 曰
- 19.
嗽获释义:中风病人嘴角抽搐的样子。《文选·宋玉<风赋>》:“啗齰嗽获,死生不卒。”李善 注:“啗齰嗽获,中风人口动之貌。”
- 20.
囊风释义:《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李善 注:“土囊,大穴也。”后以“囊风”称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