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猾 [háo huá]
1. 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
例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三国志·赵俨传》
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tricky bully;]
豪猾 引证解释
⒈ 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
引《史记·酷吏列传》:“济南 瞯氏 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 景帝 乃拜 都 为 济南 太守。”
《北齐书·薛脩义传》:“尒朱荣 以 脩义 豪猾反覆,録送 晋阳。”
宋 欧阳修 《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长安 多富人右族,豪猾难治。”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县故剧难治,吏人且多豪猾。”
⒉ 指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
引《史记·酷吏列传》:“郡中豪猾相连坐千餘家。”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发擿姦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闔境大治。”
王闿运 《陈景雍传》:“亦因问民间疾苦,及豪猾奸宄所在,輒捕至。”
国语词典
豪猾 [háo huá]
⒈ 强横狡猾,也指强横狡猾不守法度的人。
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
《后汉书·卷一二·王昌传》:「时赵缪王子林好奇数,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猾,而郎与之亲善。」
豪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搜抉释义:亦作“搜刔”。 搜求选择。五代 齐己《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明 归有光《送县大夫杨侯序》:“顷者患税籍之紊,豪猾缘以飞走,莫詰其端,侯 为之按亩出税,搜刔伏匿,深为百年之计。”清 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先生之门生官吏徧於天下,随其所至,莫不网罗坠简,搜抉緹帙。”
- 2.
攻剽释义:侵扰劫夺。《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为少年时,尝与 张次公 俱攻剽为羣盗。”宋 曾巩《齐州杂诗》序:“豪猾羣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明 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传闻逆党尚攻剽,所过丘壠皆成童。”
- 3.
箭张释义:《汉书·王尊传》中作翦(箭)之 张禁。为 长安 豪猾。后借指地方豪猾。
- 4.
芟翦释义:⒈亦作“芟剪”。 剪除;修剪。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或隔岁便芟剪得宜,至花放恰採入供。”《花城》1981年第3期:“有远见的园丁,总是毅然芟剪蔓枝繁节,刺激开花结果。”⒉铲平;消除。明 刘基《甘露颂》:“明明我皇,统坤握乾,芟翦豪猾,树德佑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大抵权璫盘踞深固,非同类相戕,必难芟翦。”⒊删除。《隋书·经籍志四》:“晋 代 挚虞,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⒋抑制,制止。《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 5.
苞藏释义:同“包藏”。 裹藏;隐藏。苞,通“包”。《周书·萧詧传》:“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藏。”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其 宋光嗣 相见之时,於坐上便有言説,先问 契丹 强弱,次数 秦王 是非,度此苞藏,可见情状。”参见“苞藏祸心”。
- 6.
赇贿释义:贿赂。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而二邑之民,未尝得廉吏。其豪猾习以賕贿污令而为自恣。”
- 7.
银课释义:犹赋税。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正统 年间,闽 浙 俱採办银课,豪猾贪利,互相杀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