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乡师 乡师的意思
xiāngshī

乡师

简体乡师
繁体鄉師
拼音xiāng shī
注音ㄒㄧㄤ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g,(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组词】:乡村。穷乡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组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基本含义

指在乡村中教书育人的教师。

乡师的意思

乡师 [xiāng shī]

1. 《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2. 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

4. 指地方官吏。

乡师 引证解释

⒈ 《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周礼·地官·序官》:“乡师下大夫四人。”
孙诒让 正义:“乡师二人共三乡,盖以六乡分为左右,左三乡,右三乡,各设乡师二人以主之。”
《周礼·地官·乡师》:“乡师之职,各掌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
孙诒让 正义:“乡先生以三物教乡子弟,此官则察其教之善否而兴其贤能,与乡老、乡大夫为官联也。”
《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閒树艺,劝教化,趋孝悌,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

⒉ 春秋 齐 楚 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 周 制不同。

《管子·立政》:“凡孝悌忠信,贤良儁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復於游宗,游宗以復於里尉,里尉以復於州长,州长以计於乡师乡师以著於士师。”
《鹖冠子·王鈇》:“郡大夫修其属县,嗇夫退修其乡,乡师退修其扁(甸)。”

⒊ 指地方官吏。

清 朱彝尊 《嘉禾篇颂张夫子》:“请发仓粟救鞠訩,乡师为粥吏佐饔。”


乡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师释义:⒈《周礼》官名。 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⒉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⒊指地方官吏。
    • 2.
      木铎释义:⒈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清 邹容《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⒉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 3.
      正治释义:治理;整治。出自于《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戮其犯命者。”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
    • 4.
      田事释义:⒈犹农事。 《吕氏春秋·孟春》:“田事既飭,先定準直,农乃不惑。”高诱 注:“勅督田事,準定其功,农夫正直不疑惑。”《汉书·赵充国传》:“田事出,赋人二十畮。”颜师古 注:“田事出,谓至春人出营田也。”唐 常衮《中书门下贺雨第二表》:“陛下又於龙祠,躬自祈请,虽田事未废,而皇情过勤。”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到了那一年田事完毕的时候,那庄稼人便把新谷打成米,新米磨成粉。”⒉狩猎之事。《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田,前期,出田灋於州里”清 孙诒让 正义:“田法,谓田事之典法。”
    • 5.
      郊次释义:谓出居郊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 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夫人 李氏 ﹞卿相之门,贤才之室,霜露先侵,策封郊次。”《明史·史可法传》:“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讐之义。”

乡师(xia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乡师是什么意思 乡师读音 怎么读 乡师,拼音是xiāng shī,乡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乡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