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惯习 惯习的意思
guàn

惯习

简体惯习
繁体慣習
拼音guàn xí
注音ㄍㄨㄢˋ ㄒ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àn,(1) 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组词】:习惯。惯常。惯于。惯例。惯匪。惯犯。惯性。司空见惯。(2) 纵容,放任。【组词】:惯纵。宠惯。娇惯。

xí,(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组词】:练习。学习。实习。(2) 学。【组词】:习文。习武。(3) 对某事熟悉。【组词】:习见。习闻。习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组词】:习惯。积习。陈规陋习。(5) 相因。【组词】:世代相习。习习相因。(6) 姓。

基本含义

指长期形成的习惯行为或思维模式。

惯习的意思

惯习 [guàn xí]

1. 习惯。

惯习难改。

[habit;]

惯习 引证解释

⒈ 经常练习;熟练。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斲削刻画之薄伎,射御骑乘之易事,犹须惯习,然后能善。”
《水浒传》第四一回:“这人姓 侯 名 健 ……做得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枪棒,曾拜 薛永 为师。”

⒉ 习惯于;习惯。

唐 杜甫 《前苦寒行》之一:“秦 城老翁 荆扬 客,惯习炎蒸岁絺綌。”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正月》:“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甚矣,惯习之能移人也,能不慎哉!”
闻一多 《诗与批评·冬夜评论五》:“我们中惯习的毒太深,这种毛病,犯的还是不少。”


国语词典

惯习 [guàn xí]

⒈ 熟练、经常练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水浒传·第四一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鎗棒,曾拜薛永为师。」

⒉ 习惯、积久养成的习性。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之一:「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绤。」


惯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伍释义:春秋 战国 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 注引《司马法》。后亦泛指军队编制。《晋书·慕容暐载记》:“习兵教战,使偏伍有常。”《宋史·蔡挺传》:“偏伍鉦鼓之法甚备。”清 贝青乔《咄咄吟》:“新募余皇惯习流,分成偏伍聚江头。”
    • 2.
      关赌释义:即关扑。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参见“关扑”。
    • 3.
      昏眊释义:⒈眼睛昏花。 唐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宋 欧阳修《谢赐<汉书>表》:“臣两目昏眊,虽嗟执卷之已艰,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文恪 于暮年眼昏眊,不能作。”茅盾《色盲》五:“正是这颗心的撞击,使他全身的血液骚扰不宁,使他的神经混乱,使他的眼睛昏眊。”⒉同“昏耄”。老迈。元 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如今 明皇 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 播弄朝政。”⒊同“昏耄”。昏聩;糊涂。《宋史·魏琰传》:“﹝ 琰 ﹞晚昏眊,纵私人乱法,日
    • 4.
      积贯释义:犹积惯;惯习。
    • 5.
      重膇释义:脚肿病。重,通“肿”。《左传·成公六年》:“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重膇,足肿。”《新唐书·柳宗元传》:“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惯习(guan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惯习是什么意思 惯习读音 怎么读 惯习,拼音是guàn xí,惯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惯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