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1. 安居本土。
2. 使地方安定。
4. 安乐的地方。
⒈ 安居本土。
引《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
郑玄 注:“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
《汉书·食货志上》:“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晋 潘岳 《西征赋》:“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镐京。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於闕庭。”
⒉ 使地方安定。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
⒊ 安乐的地方。
引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危邦而窘惊,访安土而移即。”
明 李寅 《恒雨叹》诗:“横索官符岁岁来,东南未可称安土。”
⒈ 安居本地。
引《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⒉ 随遇而安。
引《易经·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