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总办 总办的意思
zǒngbàn

总办

简体总办
繁体總辦
拼音zǒng bàn
注音ㄗㄨㄥˇ ㄅ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ǒng,(1) 聚合,聚在一起。【组词】: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2) 概括全部,主要的。【组词】:总纲。总则。(3) 为首的,最高的。【组词】: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4) 束系,束头发。【例句】:总角(jiǎo )。(5) 经常,一直。【组词】:总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组词】: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bàn,(1) 处理。【组词】:办公。办事。办理。(2) 处分。【组词】:惩办。法办。首恶必办。(3) 置备。【组词】:办置。办货。(4) 创设。【组词】:创办。兴(xīng)办。

基本含义

总办是指总理办公室,也可泛指某个机构的总部或总部门。

总办的意思

总办 [zǒng bàn]

1. 旧时官职名称。清末新设置的官署或办事机构的主管人员称督办或总办、副职称会办,资格比会办略次的称帮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某些特殊机构亦设此官。如清季之保甲局、厘捐局,民国初期之招商局、硝矿局等皆置总办、会办。

总办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职名称。 清 末新设置的官署或办事机构的主管人员称督办或总办、副职称会办,资格比会办略次的称帮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某些特殊机构亦设此官。如 清 季之保甲局、厘捐局, 民国 初期之招商局、硝矿局等皆置总办、会办。

《官场现形记》第三回:“﹝ 黄道臺 ﹞先从藩臺拜起,接着粮巡道、盐法道,以及各局总办,并在省的候补道,通统都要拜到。”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各局总办、帮办,宜由报生、司事推择洊升。”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二章第三节:“他们在这些企业中任意安插私人,担任总办、帮办、坐办、提调等职务。”


国语词典

总办 [zǒng bàn]

⒈ 总理事务的人。如清末的保甲局、厘捐局,民初的招商局、硝矿局等皆设有总办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学堂的事,祇有你是内行,就请你做个总办罢。」


总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值当释义:不值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説来也不值当,拿了收支的薪水,办的总办的事,你説冤不冤呢。”
    • 2.
      会哨释义:⒈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明 唐顺之《公移·牌》:“请严督三处领水兵官整备船舰,昼夜紧守三门,勤勤会哨以防春汛。”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中国 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於近嶴内岛无人之地。”刘笃庆《把敌人挤出蒲阁寨》:“没多久,把敌人的维持区挤得由三十里缩小到五里以内,同三交据点的会哨也不得不停止。”⒉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厂的委员、司事都轮班查夜,就是总办、提调也每夜轮流着到处稽查;到半夜时
    • 3.
      做女媒释义:为女方做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过得两天,营务处总办 陆观察 来上辕,禀知奉了督帅之命,代 侯总镇 作伐,已定於某日行聘。言中丞 只得也请了本辕文案 洪太守 做女媒。”
    • 4.
      坐办释义:清 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的称为坐办,略次于总办和会办。
    • 5.
      寒尘释义:寒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一切都从丰点,不要叫人家笑寒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那总办、提调,都是一个人一辆马车;其餘各委员,也有两个人一辆的,也有三个人一辆的,最寒尘的是四个人一辆。”朱自清《滂卑故城》:“滂卑 还只是第三等的城市,大户人家陈设的美术品已经象一所不寒尘的博物院。”
    • 6.
      山长释义:唐、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实宾录》卷十一。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宋 范成大《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元 吴养浩《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制臺为他学问好,请他做个
    • 7.
      岑春煊释义:(1861-1933)广西西林人。 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
    • 8.
      府经厅释义:即府经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当时奉了札子,府经厅便来请了他到衙门里去。”亦省称“府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后来藩司那边设法调和了,他却才一封咨文到抚臺处,叫把银元局总办 苟道 先行撤差,交府厅看管。”参见“府经歷”。
    • 9.
      招商局释义:轮船招商局的简称。清 末设立的 中国 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由 李鸿章 筹办。1873年成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上海 招商局有一个总办,是 广东 人。”茅盾《色盲》一:“轮船已经去远,只有烟囱上的一段黄色尚表示它确是招商局的船。”
    • 10.
      政事堂释义: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太祖 登 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 11.
      木头人释义:比喻迟钝或不灵活的人。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劝你呵我是劝着一个木头人;哎!柳 也你则恋着那锦营花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照这样看去,那製造局的生意还做得么?这样把持的情形,那当总办的木头人,那里知道,説起来,还是只有他家靠得住呢。”
    • 12.
      查工释义:检查工厂情况。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当日 冯总办,每天亲巡各厂去查工,晚上还查夜。”
    • 13.
      盐运同释义: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局里前几年,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盐运使”。
    • 14.
      辛迪加释义: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之一。 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由辛迪加总办事处统一办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法syndicat]
    • 15.
      迳启者释义:直接收读信函的人。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阴谋活动·宣统三年九月初三日邮传部致内阁函》:“逕啟者:兹本部邮政总局接 汉口 邮务总办八月二十三日晚五点发电一则。”
    • 16.
      都厅释义:尚书省的总办公厅。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祖宗 时,诸郡皆有都厅。至 宣和 三年,怀安军 奏:‘今尚书省公相厅改作都厅,内外都厅,并行禁止。欲将本军都厅以僉厅为名。’从之,且命诸路依此。”
    • 17.
      都堂释义:⒈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⒉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
    • 18.
      首道释义:旧时称省治所在的道。亦指该道的道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到得那里时,只见藩臺以下,首道、首府、首县,都在那里,还有保甲局总办、委员,黑压压的挤满一花厅。”

总办(zong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总办是什么意思 总办读音 怎么读 总办,拼音是zǒng bàn,总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总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