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 [zhòng lóu]
1. 层楼。
2. 道教语。喉咙的别名。
4. 黄精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重楼 引证解释
⒈ 层楼。
引《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⒉ 道教语。喉咙的别名。参见“重环”。
引《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
《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
⒊ 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国语词典
重楼 [zhòng lóu]
⒈ 道教称气管为「重楼」。
引《西游记·第二二回》:「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重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蔽释义:遮掩。 北周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序:“维公匡济彝伦,弘敷庶绩,燮理餘暇,披閲山经,以为 终南、敦物 日月亏蔽,杶、干、栝、柏、椅、桐、梓、漆,年代藴积,於何不有?”唐 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迴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明 莫止《汉京篇》:“峻阁重楼夹道悬,云房雾殿森亏蔽。”清 黄宗羲《黄复仲墓表》:“古木新篁亏蔽老屋,正復不恶。”
- 2.
蚤休释义:多年生草本。茎高1至5米。叶6至11枚(通常7枚),轮生茎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夏季自轮生叶的中间抽出。浆果红色或紫色,根状茎肥大,棕褐色,可入药,有小毒,主治毒蛇咬伤、痈肿疔毒等症。又称七叶一枝花、重楼、草河车等。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蚤休》。
- 3.
走马楼释义:⒈唐代楼名,在骊山华清宫。 唐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曾益注引《西京记》:“大福殿重楼连阁緜亘,西殿有走马楼,南北长百餘步。”宋钱易《南部新书》己:“驪山华清宫毁废已久,今所存唯繚垣耳……明皇吹笛楼、宫人走马楼故基犹存。”⒉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
- 4.
连山释义:⒈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唐 韩愈《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⒉连绵的山岭。南朝 梁 吴均《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唐 王维《终南山》诗:“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宋 苏辙《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
- 5.
重楼金线释义:⒈亦作“重楼金线”。 花名。⒉药草名。又名蚤休、重台。⒊见“重楼金綫”。
- 6.
金盘释义:亦作“金柈”。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膾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檳榔一斛以进之。”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詎擘 麻姑 之脯。”(2)烛盘。唐 岑参《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寳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唐 韩偓《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
- 7.
阿罗汉果释义: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百喻经·三重楼喻》:“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
- 8.
霜晓释义:霜晨。有霜的早晨。唐 魏朴《和皮日休<悼鹤>》:“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遶荷塘。”宋 苏轼《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清 高愿《南浦·秋水》词:“白露湿蒹葭,溯中央,忽听乌啼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