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品人 品人的意思
pǐnrén

品人

简体品人
繁体
拼音pǐn rén
注音ㄆ一ㄣˇ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品德高尚的人

品人的意思

品人 [pǐn rén]

1. 众人;常人。

3. 品评人才。

品人 引证解释

⒈ 众人;常人。

《晏子春秋·外篇下二》:“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争著彫丽之文,以求见异於世。品人鲜识,从而高之。”
汪继培 笺:“品人,犹言众人也。”

⒉ 品评人才。

《宋书·恩倖传序》:“自 魏 至 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品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准释义:法度标准。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五等之典,虽难卒復,可麤立仪準以一治制。”《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衍 与弟 澄,好题品人物,举世以为仪準。”
    • 2.
      凭藉释义:亦作“凭籍”。亦作“凭借”。依靠,依赖。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论》:“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籍世资,用相陵驾。”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五:“享国之久莫过 三代,初未闻凭藉於无情之金石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将来望升官起来,势位大了,便有所凭借,可以设施了。”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时有友朋,则以利害患难而易心,不可凭藉。”艾芜《南行记·山峡中》:“小黑牛 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
    • 3.
      条品释义:⒈条例,章程。 汉 王充《论衡·程材》:“五曹自有条品,簿书自有故事,勤力玩弄,成为巧吏,安足多矣。”⒉鉴别评定。《后汉书·独行传序》:“亦有结朋协好,幽明共心……而情迹殊杂,难为条品;片辞特趣,不足区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 进军 江陵 ……释 韩嵩 之囚,待以交友之礼,使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清 黄宗羲《光禄大夫徐公神道碑铭》:“公以国家之败由官邪也,方欲条品人物,简落狐狸,易危亡之辙,而 马 阮 传通姦赂,毁裂恩仇。”
    • 4.
      间接描写释义: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 5.
      雅诮释义:风雅的讥嘲。 宋 邵雍 《西晋吟》:“题品人才凭雅誚,雌黄时事用风流。”

品人(pin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品人是什么意思 品人读音 怎么读 品人,拼音是pǐn rén,品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品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