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帖 [jiǎn tiě]
1. 泛指信札、请帖等。
英[card;]
柬帖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信札、帖子等。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小僧心病发了,去不得。有一柬帖,与我呈上恩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 陆氏 叩了一头,口称道:‘ 郑官人 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
《花月痕》第十三回:“荷生 将柬帖儿递给 青萍,説道:‘送到 愉园,就回来罢。’”
国语词典
柬帖 [jiǎn tiě]
⒈ 书信的泛称。也作「简帖」、「简子」。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平常中表兄妹柬帖往来契蜜则有之,何曾有私逃之约?」
⒉ 婚丧喜庆及平常应酬用的通知文帖。
柬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帖释义:⒈书写简帖。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 吴 人 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鄴县 见 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⒉指书札、柬帖。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曾益 等注:“唐 李绰《尚书故实》:‘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 蜀郡 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元丰 中,王荆公 居 半山,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梁斌《
- 2.
出帖释义:⒈出给柬帖。⒉指门联。
- 3.
出赐释义:⒈支出,赐予。《周礼·天官·职岁》:“职岁掌邦之赋出,以贰官府都鄙之财,出赐之数,以待会计而考之。”⒉谓出于尊长所赐。《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小娘子供道:‘自从小年夫妻都无一个亲戚来往,即不知把柬帖儿来的是甚色样人。如今看要教侍儿吃甚罪名,皆出赐大尹笔下。’”
- 4.
婚帖释义:旧时订婚,由男女家写明订婚者姓名、生辰年月、家庭身份等,互相交换的柬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无论他出身微贱,总是明媒正娶的……有他的礼书、婚帖在这里。”
- 5.
寄柬释义:递送柬帖。
- 6.
恕邀释义:恕邀,是指本应亲自登门邀请,但因为请的人数众多,有所不便,改用柬帖,请求受帖人宽恕。恕邀:是一种客气的用词。
- 7.
护书匣释义:存放书札柬帖的小匣。
- 8.
拜匣释义:旧时放柬帖、封套等的长方形扁木匣,用于拜客或送礼。
- 9.
贴子释义:⒈典押儿子。《南齐书·周颙传》:“亦有摧臂斮手,苟自残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⒉柬帖。清 李渔《意中缘·卷帘》:“待我明日写一个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⒊告示。王汶石《风雪之夜·大木匠》:“你,出个贴子吧!上头写明: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长胡子没长,穿的啥袄啥裤,几时出走。”⒋即贴子词。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翰苑岁供禁中立春、端午贴子,前后多矣,率多拟效旧语,故少新意。”参见“贴子词”。
- 10.
钧帖释义:古代对有身份的人的柬帖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