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 [jìn rì]
1. 终日,整天。
尽日 引证解释
⒈ 犹终日,整天。
引《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⒉ 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引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国语词典
尽日 [jìn rì]
⒈ 整天、终日。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数日内登高会再接教,可以为尽日之谈。」
尽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乳牀释义:⒈石头的坐榻。因其色乳白,故名。唐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一:“移时寂歷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牀。”⒉石钟乳根部相联的地方。又叫石床。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凡乳牀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参阅《政和证类本草·石钟乳》、《本草纲目·石三·殷蘖》。
- 2.
春思释义:春日的思绪;春日的情怀。唐 沉佺期《送陆侍御馀庆北使》诗:“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轩辕。”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五九:“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宋 欧阳修《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昔在 洛阳 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
- 3.
极日释义:终日,尽日。
- 4.
樵渔释义:⒈樵夫和渔夫。 亦泛指村舍中人。唐 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唐 于鹄《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⒉打柴和捕鱼。宋 苏轼《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清 方文《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
- 5.
款狎释义:⒈亲近,亲昵。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南史·袁顗传》:“﹝ 顗 ﹞与 邓琬 款狎过常,每清閒必尽日穷夜。”《旧唐书·郑覃传》:“覃 少清苦贞退,不造次与人款狎。”⒉狎玩。多指行为放荡。《旧唐书·韦思谦传》:“时太子颇近声色,与户奴等款狎。”《太平广记》卷三三三引 唐 戴孚《广异记》:“有顷,命具榻舍中,邀客入,仍敕一婢侍宿,客候婢款狎。”
- 6.
渴日释义:⒈尽日,终日。 ⒉时间不足。语本《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苦渴无日。”明杨慎《艺林伐山·渴日竞辰》:“魏董遇字季真,从学者苦渴日。⒊旱日。
- 7.
玉梳释义:梳之美称。 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瑇瑁筝。”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又有这玉梳儿一枚,是妾平日所爱之珍。”《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金凤斜簪,云鬟半偏,插玉梳,贴翠鈿。”
- 8.
田夫释义:农夫。《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唐 王驾《夏雨》诗:“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苏曼殊《与高天梅论文学书》:“旧病新瘥,於田亩间尽日与田夫閒话。”
- 9.
穷景释义:犹尽日。
- 10.
穷晷释义:犹尽日。
- 11.
穷辰释义:尽日;整天。
- 12.
胡服释义:指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后亦泛称外族的服装。《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 好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或身自歌舞,尽日通宵,或散髮胡服,杂衣锦綵。”《宣和遗事》后集:“自屏后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妇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识之。”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故旧,固犹是冠胡冠服胡服,以苟安其奴隶也。”参见“胡服骑射”。
- 13.
谷口躬耕释义:同“谷口耕”。闽 徐夤《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 躬耕尽日飢。”
- 14.
题红叶释义: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卢渥,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2)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3)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
- 15.
香胶释义:胶名。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汉武帝 时,西海国 有献胶五两者,帝以付外库。餘胶半两,西 使佩以自随。后从 武帝 射於 甘泉宫,帝弓弦断,从者欲更张弦,西 使乃进,乞以所送餘香胶续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 使乃以口濡胶为以住断弦两头,相连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头,终不相离。”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 16.
鸱夷释义:⒈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明 梁辰鱼《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⒉借指 春秋 吴 伍员。明 高启《行路难》诗之二:“鉤弋 死 云阳,鴟夷 弃江沙。”⒊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宋
- 17.
麴王释义:酒神。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作麴王五人,置之於四方及中央。中央者面南,四方者面皆向内。”唐 皮日休《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之三:“尽日留蚕母,移时祭麴王。”
- 18.
黄绢释义:⒈黄色之绢。唐 许浑《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南唐 陈陶《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⒉见“黄绢幼妇”。⒊谓隐语。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⒋佛教之经卷。唐 寒山《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