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立 [shān lì]
1. 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动。
山立 引证解释
⒈ 象高山一样屹立不动。
引《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讇,头颈必中,山立时行。”
孔颖达 疏:“山立者,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不摇动也。”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乃誓我众,乃整我旅,神干山立,雄旗电举。”
《新唐书·王雄诞传》:“雄诞 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毎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
元 袁桷 《元日朝回》诗:“千官山立归文石,六卫嵩呼彻禁门。”
山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宰释义:三卿。《国语·齐语》:“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韦昭 注:“三宰,三卿也,使掌羣臣也。”
- 2.
压寨官人释义:旧小说、戏曲中称据山立寨的女首领的丈夫。清 李渔《奈何天·掳俊》:“孤家年过二八,未有东牀,要选个俊俏男子做压寨官人。”
- 3.
宿士释义:老成博学之士。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后来年少多有道 深公 者,深公 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 元 明 二帝,王 庾 二公周旋。’”《陈书·虞寄传》:“衡阳王 既出閤,虽未置府僚,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宋 陆游《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诗:“赵子 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 4.
山峙渊渟释义: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 5.
山贼释义: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
- 6.
帘鈎释义:卷帘所用的钩子。 唐 王昌龄《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説,依依残月下帘钩。”《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陈以刚 诗:“六朝 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杨朔《金字塔夜月》:“这几句话好像一把帘钩,轻轻挂起遮在我眼前的帘幕。”
- 7.
泉扃释义:⒈墓门。亦指阴曹地府。南朝 梁 江淹《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宠煇泉扃,恩凝松石。”宋 陆游《傅正议墓志铭》:“抱才不试归泉扃,二妙山立尚典刑。”《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冥王﹞以一白简书云:‘右仰普掠狱官,即启狴牢,引此儒生,徧观泉扃报应,毋得违错。’”⒉借指冥间死者。《旧唐书·郑畋传》:“伏冀特加赠諡,以慰泉扃。”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无诉,宜霑沛泽,用慰泉扃。”
- 8.
皓髯释义:白须。 谓年老。唐 刘禹锡《问大钧赋》:“扬且之晳兮不可以常然,当锡尔以老成,苍眉皓髯,山立时行。”
- 9.
绰有余暇释义:同“綽有餘裕”。形容态度从容。《北史·魏收传》:“愔 從容曰:‘我綽有餘暇,山立不動。’”
- 10.
英锐释义:谓英明而勇于进取。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七:“唐明皇 以英鋭身致极治,以荒淫身致极乱。”明 宋濂《<清啸后稿>序》:“庐陵 胡 君 山立 生文献之邦,抱英鋭之志,敭歷仕涂,绰著声誉。”清 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余诵 湘灵 之诗,循环往復,益叹 湘灵 年虽老,而少年英鋭之气不衰。”《大马扁》第十五回:“嗣同 曰:‘像足下少年英鋭,若要做官,儘多日子,怎地要依附 康有为?’”
- 11.
议事堂释义:古代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传三·杨万里》:“会 高宗 崩,孝宗 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 上疏力諫。”元 袁桷《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桷 尝以院属侍公入议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 吕夷简 正在私宅閒坐,有 范学士 在于议事堂,令人来请,须索去走一遭。”
- 12.
颜高释义:古代勇士名。 《左传·定公八年》:“公侵 齐,门于 阳州。士皆坐列,曰:‘颜 高 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唐 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善用奇兵,尤精技击。陈安 之矛丈八,颜 高 之弓六钧,或山立於军前,或肉飞於马上,而又谦能养勇,孝以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