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毛毯 毛毯的意思
máotǎn

毛毯

简体毛毯
繁体
拼音máo tǎn
注音ㄇㄠˊ ㄊ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tǎn,(1) 厚实有毛绒的成片织品。【组词】:毯子。毛毯。床毯。地毯。挂毯。壁毯。

基本含义

指较长的毛织品,比喻包庇、掩护或遮掩真相。

毛毯的意思

毛毯 [máo tǎn]

1. 用天然毛、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woollen blanket;]

毛毯 引证解释

⒈ 毛织物名。以粗梳毛纱线作经纬,织后双面拉毛,质地厚实,保暖性能好,可作铺垫或盖被用。


国语词典

毛毯 [máo tǎn]

⒈ 用毛料制成的毯子。

如:「他常在冬天的夜里,盖著一条红色的毛毯。」


毛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毛巾释义: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 2.
      毛毡释义:毡子。
    • 3.
      毛衣释义:用毛线织成的上衣。
    • 4.
      毡子释义:用羊毛等轧成的像厚呢子或粗毯子似的东西。

毛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揄铺释义:毛毯。
    • 2.
      暖烫的释义:1、这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某个物体“温热至发烫”的状态,不使人觉得过于冷或过于热,令人感到温暖、舒适,其程度比“温暖”、“温热”等词来得更高一些,又比“发烫”、“炎热”等词来得更低一些。2、短语:暖烫的咖啡、暖烫的毛毯、暖烫的石头、暖烫的石凳…… 3、造句:一杯暖烫的咖啡下肚,我只觉得全身热乎乎的,一点儿也不冷了。猫咪喜欢的,是被阳光照射许久的暖烫的毛毯,卧在上面很舒服。
    • 3.
      毛褥释义:毛毯的别名。
    • 4.
      毡罽释义:⒈亦作“氊罽”。 毡和毛毯。晋 王嘉《拾遗记·蜀》:“锦绣毡罽,积如丘巄。”《旧唐书·张柬之传》:“汉 置 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⒉借指以毡罽为服的北方少数民族。
    • 5.
      毧毯释义:毛毯。
    • 6.
      毳裀释义:毛毯。
    • 7.
      班罽释义:一种有彩色花纹的毛毯。班,通“斑”。
    • 8.
      罽毯释义:毛毯。
    • 9.
      罽茵释义:毛毯。
    • 10.
      蛩蟁毡释义:蛩駏毛和蚊毫所制的毡褥。 夸言两种珍贵的毛毯。
    • 11.
      蛩蚊毡释义:蛩駏毛和蚊毫所制的毡褥。 夸言两种珍贵的毛毯。
    • 12.
      造纸毛布释义:说明:又称造纸毛毯。用作造纸机上传送湿氏页的羊毛织物。
    • 13.
      青毡释义:⒈亦作“青毡”。青色毛毯。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唐 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唐 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艾芜《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⒉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宋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清 查慎行《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⒊见“青毡故物”。⒋指清
    • 14.
      驼毯释义:亦作“駞毯”。驼毛毯子。

毛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揄铺释义:毛毯。
    • 2.
      暖烫的释义:1、这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某个物体“温热至发烫”的状态,不使人觉得过于冷或过于热,令人感到温暖、舒适,其程度比“温暖”、“温热”等词来得更高一些,又比“发烫”、“炎热”等词来得更低一些。2、短语:暖烫的咖啡、暖烫的毛毯、暖烫的石头、暖烫的石凳…… 3、造句:一杯暖烫的咖啡下肚,我只觉得全身热乎乎的,一点儿也不冷了。猫咪喜欢的,是被阳光照射许久的暖烫的毛毯,卧在上面很舒服。
    • 3.
      毛褥释义:毛毯的别名。
    • 4.
      毡罽释义:⒈亦作“氊罽”。 毡和毛毯。晋 王嘉《拾遗记·蜀》:“锦绣毡罽,积如丘巄。”《旧唐书·张柬之传》:“汉 置 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⒉借指以毡罽为服的北方少数民族。
    • 5.
      毧毯释义:毛毯。
    • 6.
      毳裀释义:毛毯。
    • 7.
      班罽释义:一种有彩色花纹的毛毯。班,通“斑”。
    • 8.
      罽毯释义:毛毯。
    • 9.
      罽茵释义:毛毯。
    • 10.
      蛩蟁毡释义:蛩駏毛和蚊毫所制的毡褥。 夸言两种珍贵的毛毯。
    • 11.
      蛩蚊毡释义:蛩駏毛和蚊毫所制的毡褥。 夸言两种珍贵的毛毯。
    • 12.
      造纸毛布释义:说明:又称造纸毛毯。用作造纸机上传送湿氏页的羊毛织物。
    • 13.
      青毡释义:⒈亦作“青毡”。青色毛毯。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唐 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唐 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艾芜《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⒉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宋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清 查慎行《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⒊见“青毡故物”。⒋指清
    • 14.
      驼毯释义:亦作“駞毯”。驼毛毯子。

毛毯造句

1.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雪白雪白的羊毛毯

2.秋天的落叶像一层厚厚的毛毯,包裹着大地。

3.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4.绿丛丛的麦苗从睡梦中醒过来了,一片片绿色的稻田好像一块块碧绿的毛毯

5.大雪飘落在地上,大地似乎被雪白的羊毛毯子覆盖。

6.冬天,薄薄的白色雪层,像一条巨大的柔软的羊毛毯,覆盖在广阔的旷野中,闪烁着冷银色。

7.黄澄澄的谷子,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不停地摆动,好像乐得跳起舞。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像铺上了一张金光闪闪的毛毯

8.碧绿的田野像一块无边的毛毯,碧绿的田野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碧绿的田野像一位身穿绿裙子的姑娘。

9.田里,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散发着醉人的方向。黄澄澄的谷子,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不停地摆动,好像乐得跳起舞。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像铺上了一张金光闪闪的毛毯

10.妈妈把毛毯搭在晾衣绳上,用力拍打上面的尘土。

11.天冷了,得赶紧换上厚的毛毯和衣襟,不然就会冻得像一朵羞涩的小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了。

12.接受了他人捐献的毛毯,感觉盖上了也多了一份爱心的温暖。

13.我看这毛毯不是纯毛的,半真半假。

14.我发烧了,当时您是焦急万分,把我用毛毯裹住,向医院奔去……我顿时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毛毯是什么意思 毛毯读音 怎么读 毛毯,拼音是máo tǎn,毛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毛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