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烛 [dēng zhú]
1. 油灯和蜡烛;泛指灯光。
英[candle lights;]
灯烛 引证解释
⒈ 指用油脂作燃料的照明物。
引《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石槨为游馆,人膏为灯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刘綺 ﹞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读。”
宋 苏轼 《石恪画维摩颂》诗:“譬如油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
⒉ 灯火;灯光。
引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花边水际,灯烛灿然。”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三折:“我则见灯烛下披袍秉笏,立於我面前。”
巴金 《雾》一:“在旅馆里灯烛辉煌。”
国语词典
灯烛 [dēng zhú]
⒈ 油灯及蜡烛。多指照明设备。
引《抱朴子·外篇·喻蔽》:「守灯烛之宵曜,不识三光之晃朗。」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堂上、堂下、门里、门外、两廊,都点了灯烛。」
灯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夜元宵释义:自 宋 初以来,将庆赏元宵花灯的时间由三夜改为五夜,称为“五夜元宵”。 《宣和遗事》前集:“且如前代庆赏元宵,只是三夜……从十四至十六夜,放三夜元宵灯烛。至 宋朝 开寳 年间,有两 浙 钱王 献了两夜 浙 灯,展了十七、八两夜,谓之‘五夜元宵’。”
- 2.
囊萤凿壁释义:囊萤指东晋人车胤年少时,家贫买不起灯油,夏天里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透明的袋子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凿壁指西汉东海人匡衡家贫买不起灯烛,就在隔壁墙上凿一个洞,借着射出的光勤奋苦读。形容勤学苦读。
- 3.
明茎草释义:传说中的仙草名。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种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宁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4.
沽卖释义:出售。 多指售酒。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沽卖之家,废业则困。”《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道子 使宫人为酒肆,沽卖於水侧,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以为笑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
- 5.
法烛释义:汉 代 刘安 始制的灯烛。
- 6.
洞冥草释义:传说中的仙草名。 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钟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寧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7.
涂夫释义:路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嗟嗟,风雨如晦,灯烛无光;长夜昏昏,鼾睡未已;集涂夫而圈处之,羣死尸而一室之。”
- 8.
火烛释义: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小心火烛。
- 9.
火燎释义:灯烛;火炬。
- 10.
灯火释义:泛指灯烛。例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万众欢腾。
- 11.
灯灺释义:⒈亦作“灯炧”。 灯烛。⒉谓灯烛将熄。
- 12.
灯炬释义:灯烛等照明物。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
- 13.
灯焰释义:⒈亦作“灯燄”。灯烛的火焰。⒉见“灯焰”。
- 14.
灰灺释义:灯烛或炉火的残灰。
- 15.
炽火释义:⒈烈火。⒉燃点灯烛。
- 16.
烛影释义:灯烛的光亮。
- 17.
烛焰释义:谓灯烛的光焰。
- 18.
烛燎释义:⒈燃炬照耀。⒉指火炬,或指灯烛与火炬。
- 19.
烧蜡释义:燃点灯烛。
- 20.
焚膏继晷释义: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 :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