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肤受 肤受的意思
shòu

肤受

简体肤受
繁体膚受
拼音fū shòu
注音ㄈㄨ ㄕ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ū,(1) 肉体表面的皮。【组词】: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 表面的,浅薄的。【组词】:肤浅。肤泛。(3) 大。【例句】:“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shòu,(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组词】: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2) 忍耐某种遭遇。【组词】: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3) 遭到。【组词】: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4) 适合,中。【组词】:受吃。受看。受听。受使。

基本含义

受到伤害或刺激。

肤受的意思

肤受 [fū shòu]

1. 见“肤受之訴”。

3. 比喻浅薄,造诣不深。

肤受 引证解释

⒈ 见“肤受之愬”。

⒉ 比喻浅薄,造诣不深。

《文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薛综 注:“肤受,谓皮肤之不经於心胸。”


国语词典

肤受 [fū shòu]

⒈ 亲身感受。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⒉ 浅薄而不深切。

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肤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割发代首释义: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割发可以算是不孝之大罪,所以曹操就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
    • 2.
      幡幡释义:⒈翻动貌。 《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汉 枚乘《梁王菟园赋》:“游风踊焉,秋风扬焉……枝叶翬散,摩来幡幡焉。”明 何景明《南山篇》:“葛叶幡幡,岂无枝蔓。”⒉往来貌;反覆貌。《诗·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譖言。”毛 传:“幡幡,犹翩翩也。”《魏书·任城王传》:“反覆往还,譬彼谗贼,肤受既通,譖润罔极。缉缉幡幡,交乱四国。”宋 曾巩《代书寄赵宏》诗:“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訶誚。”宋 范成大《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诗:“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明 方孝孺《杂诗》之四:“幡
    • 3.
      末学肤受释义:学识浅薄,造诣不深。 多用作谦词。汉张衡《东京赋》:“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末学:无本之学。肤受:比喻未深入钻研。
    • 4.
      温觉释义:皮肤受到外界温度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
    • 5.
      疹粟释义:皮肤受寒,起微粒如粟。 俗称鸡皮疙瘩。
    • 6.
      瘒瘃释义:皮肤受冻坼裂和生冻疮。
    • 7.
      肤受之愬释义:指谗言。 肤受,指浮泛不实,或指利害切身。
    • 8.
      肤受之诉释义: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 9.
      肤受释义:⒈见“肤受之愬”。⒉比喻浅薄,造诣不深。
    • 10.
      肤愬释义:亦作“肤诉”。“肤受之愬”的略语。
    • 11.
      肤浸释义:肤受。犹言谗言中伤。
    • 12.
      肤觉释义:皮肤感觉的简称。 皮肤受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痛觉等。
    • 13.
      谮润释义:日积月累的谗言。 语本《论语·颜渊》:“浸润之譖。”《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 与 卓 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譖润之言,还相嫌疑!”《魏书·任城王澄传》:“肤受既通,譖润罔极,缉缉幡幡,交乱四国。”
    • 14.
      青伤释义:谓皮肤受伤发青。
    • 15.
      青肿释义:⒈指皮肤受到外伤后出现的青色肿块。⒉指皮肤受了外伤后又青又肿。

肤受(fu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肤受是什么意思 肤受读音 怎么读 肤受,拼音是fū shòu,肤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肤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