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首 [fǔ shǒu]
1. 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
府首 引证解释
⒈ 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
引《汉书·律历志下》:“《殷历》曰:当 成汤 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朔旦冬至,终六府首。”
颜师古 注:“府首即蔀首。”
府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管部长释义:某些国家的内阁阁员之一,不专管一个部,出席内阁会议,参与决策,并担任政府首脑交办的特殊重要事务。
- 2.
不结盟运动释义:第三世界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961年9月,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的25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促进了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到20世纪末,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个,包括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
- 3.
不结盟国家释义: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出席。至1996年,不结盟国家增至113个。
- 4.
仪仗队释义:⒈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也用于隆重的典礼。⒉走在游行队伍前边、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
- 5.
全权代表释义:通常指一国派往他国、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持有全权证书或按其职位(如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等)有权进行谈判、签订条约的代表。
- 6.
国事访问释义: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邀请所进行的正式访问。
- 7.
国宴释义: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招待国宾或在重要节日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隆重宴会。
- 8.
国宾释义:接受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正式邀请,到该国进行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 9.
外交释义: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
- 10.
子母释义:⒈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⒉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
- 11.
府首释义: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汉书·律历志下》:“《殷历》曰:当 成汤 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朔旦冬至,终六府首。”颜师古 注:“府首即蔀首。”
- 12.
总理释义:⒈我国国务院领导人的名称。⒉某些国家政府首脑的名称。⒊某些政党领导人的名称。⒋旧时某些机构、企业负责人的名称:学校总理。分公司的总理。⒌全面主持管理:总理其事。总理军务。
- 13.
总统制释义: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14.
总统释义: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直接领导内阁。
- 15.
治外法权释义:⒈外国人不受所在国管辖的一种特权。只有外国的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和联合国官员才能享有。⒉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就是“领事裁判权”。这种特权,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违反主权原则,现已废除。
- 16.
波茨坦会议释义:也叫柏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偕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通过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的决定。签订并发表了《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17.
逼宫释义:指大臣强迫帝王退位。也泛指强迫政府首脑辞职或让出权力。
- 18.
首脑释义:为首的(人、机关等);领导人:政府首脑。首脑会议。
- 19.
首要释义:⒈属性词。摆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首要任务。首要分子。⒉首脑:政府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