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官 高官的意思
gāoguān

高官

简体高官
繁体
拼音gāo guān
注音ㄍㄠ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高级官员或高层领导人。

高官的意思

高官 [gāo guān]

1. 官位高的人。

[ senior official; ]

2. 大臣的职务。

[ vizierate; ]


国语词典

高官 [gāo guān]

⒈ 职位高的官吏。

如:「高官厚禄」。


高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品释义:⒈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 自 三国 魏 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晋书·惠帝纪》:“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唐 贾岛《上杜驸马》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而凡 满洲、汉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参阅《隋书·百官志中》。⒉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唐 裴铏《传奇·昆仑奴》:“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⒊犹言一等;第一等
    • 2.
      七佐释义:辅佐 商 汤 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汤 之治天下也,得 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 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庆辅 或作 庆诵。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 3.
      万户侯释义: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 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 4.
      三公释义: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周朝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魏晋后三公多无实权,为荣誉职。明清恢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为荣誉衔。
    • 5.
      三公九卿释义: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 6.
      三台八座释义:泛指高官重臣。
    • 7.
      三圭释义:亦作“三珪”。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
    • 8.
      三槐堂释义:⒈堂名。⒉泛指高官之第宅。
    • 9.
      三独坐释义:⒈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⒉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 10.
      上位释义:⒈高官;显达的职位。⒉特指君位,帝位。⒊指君主。⒋上级官员;上司。⒌上座,贵客座位。
    • 11.
      世代簪缨释义:接连几代都是做高官的仕宦之家。
    • 12.
      丞相释义: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名称常变。明初沿置,不久即废。旧时常用作宰相的通称。
    • 13.
      两司释义:明 清 两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称。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两司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 14.
      丰屋蔀家释义:比喻深自隐藏,不肯出仕。 也比喻高官显宦豪富丰足。
    • 15.
      乔木世家释义: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 16.
      五鼎万钟释义:指高官厚禄。
    • 17.
      五鼎食释义: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
    • 18.
      亢满释义:⒈谓官位极高。⒉指高官。
    • 19.
      仗身释义: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北齐书·平阳王淹传》:“皇建 初,为太傅,与 彭城、河间王 并给仗身、羽林百人。”《南史·齐衡阳公谌传》:“及废帝日,领兵先入后宫,斋内仗身,素隶服 諶,莫有动者。”《南史·齐衡阳公谌传》:“二年六月,上幸 华林园,宴 諶 及尚书令 晏 等数人尽。坐罢,留 諶 晚出,至 华林閤,仗身执还入省。”参阅《通典》卷三五。
    • 20.
      仙旌释义: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高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品释义:⒈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 自 三国 魏 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晋书·惠帝纪》:“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唐 贾岛《上杜驸马》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而凡 满洲、汉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参阅《隋书·百官志中》。⒉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唐 裴铏《传奇·昆仑奴》:“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⒊犹言一等;第一等
    • 2.
      七佐释义:辅佐 商 汤 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汤 之治天下也,得 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 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庆辅 或作 庆诵。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 3.
      万户侯释义: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 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 4.
      三公释义: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周朝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魏晋后三公多无实权,为荣誉职。明清恢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为荣誉衔。
    • 5.
      三公九卿释义: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 6.
      三台八座释义:泛指高官重臣。
    • 7.
      三圭释义:亦作“三珪”。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
    • 8.
      三槐堂释义:⒈堂名。⒉泛指高官之第宅。
    • 9.
      三独坐释义:⒈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⒉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 10.
      上位释义:⒈高官;显达的职位。⒉特指君位,帝位。⒊指君主。⒋上级官员;上司。⒌上座,贵客座位。
    • 11.
      世代簪缨释义:接连几代都是做高官的仕宦之家。
    • 12.
      丞相释义: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名称常变。明初沿置,不久即废。旧时常用作宰相的通称。
    • 13.
      两司释义:明 清 两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称。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两司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 14.
      丰屋蔀家释义:比喻深自隐藏,不肯出仕。 也比喻高官显宦豪富丰足。
    • 15.
      乔木世家释义: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 16.
      五鼎万钟释义:指高官厚禄。
    • 17.
      五鼎食释义: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
    • 18.
      亢满释义:⒈谓官位极高。⒉指高官。
    • 19.
      仗身释义: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北齐书·平阳王淹传》:“皇建 初,为太傅,与 彭城、河间王 并给仗身、羽林百人。”《南史·齐衡阳公谌传》:“及废帝日,领兵先入后宫,斋内仗身,素隶服 諶,莫有动者。”《南史·齐衡阳公谌传》:“二年六月,上幸 华林园,宴 諶 及尚书令 晏 等数人尽。坐罢,留 諶 晚出,至 华林閤,仗身执还入省。”参阅《通典》卷三五。
    • 20.
      仙旌释义: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高官造句

1.自从他在朝廷做了高官以后,他那一大家子人便都沾他的光,拔宅飞升了。

2.清末,封建贵族一个个高官厚禄,脑满肠肥。

3.现在,很多官员享受着高官厚禄,却不为民请命。

4.近两年,又有哪个高官落马了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高官如此频繁的被查处,党反腐的力度可见一斑。

5.李敖骂人引经据典,表情轻松,妙语好词随口而出,轻易地把高官们骂到哑口无言。

6.他毅然拒绝了国民党给他的高官厚禄。

7.这个案件攀扯进了许多高官

8.方志敏拒绝了敌人高官厚禄的收买,表现出革命者富贵不能淫的品德。

高官(gao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官是什么意思 高官读音 怎么读 高官,拼音是gāo guān,高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