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鞭炮 鞭炮的意思
biānpào

鞭炮

简体鞭炮
繁体
拼音biān pào
注音ㄅㄧㄢ ㄆㄠ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ān,(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组词】:鞭杆。鞭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组词】:鞭打。鞭扑。鞭责。鞭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组词】:教鞭。(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组词】:钢鞭。竹节鞭。(5) 编连成串的爆竹。【组词】:鞭炮。小鞭。

pào páo bāo,(1) 烧。【组词】:炮炙。炮烙(luò)。炮制。(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例句】: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组词】:炮羊肉。(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组词】:炮兵。炮弹。(2) 爆竹。【组词】:鞭炮。花炮。(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鞭炮的意思

鞭炮 [biān pào]

1. 爆竹。

[ firecracker; ]

2. 指成串的小爆竹。

[ a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

鞭炮 引证解释

⒈ 大小爆竹的统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老太太忙着张罗送蜡烛鞭炮,虽不十分热闹,却也大家乐了一天。”
沙汀 《呼嚎》:“这是八月二十号左右的事,鞭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

⒉ 特指成串的小爆竹。

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城楼角上,必必剥剥,燃放一串鞭炮。”


国语词典

鞭炮 [biān pào]

⒈ 编连成串的炮竹。也作「鞭爆@@@鞭砲」。

如:「过新年,放鞭炮。」


鞭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鞭释义:⒈丝制的马鞭。 ⒉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⒊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2.
      串炮释义:成串的鞭炮。
    • 3.
      刀竿节释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一刀竿。一壮年身穿红衣,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到顶点后鸣放鞭炮。此外还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集一起,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 4.
      千子鞭释义:号称一千响的鞭炮。
    • 5.
      响鞭释义:⒈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 ⒉〈方〉炮竹,鞭炮。
    • 6.
      噼里啪啦释义: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掌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也作劈里啪啦。
    • 7.
      封财门释义:旧俗农历元月初一交子时晓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将大门关闭,称为封财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一直坐到金鸡三唱,将近封财门快要睡觉的时候,她把 交恕 叫进来,拉着他的手道:‘儿呀!不要玩了,睡觉吧,你明天又大一岁啦!’”
    • 8.
      小年下释义:旧俗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称小年下。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皂(灶)……是日鞭炮亟多,俗谓之小年下。”
    • 9.
      挂鞭释义:成串的小鞭炮。
    • 10.
      欢闹释义:⒈高兴地闹着玩:孩子们在操场上欢闹。 ⒉喧闹:欢闹的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
    • 11.
      燃放释义:点着爆竹等使爆发:燃放鞭炮。 燃放烟火。
    • 12.
      燃鞭炮释义:传统年俗之一,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
    • 13.
      百响释义:方言。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亦泛指鞭炮。
    • 14.
      筒竹释义:⒈竹筒。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白居易 长庆 二年,以中书舍人为 杭州 刺史……官妓 高玲瓏、谢好好 巧於应对,善歌舞。从 元稹 镇 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⒉犹鞭炮。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除夕遗俗》:“筒竹雷鸣,瓶梅冻解,待漏千门万户春。”
    • 15.
      繁密释义:多而密:人口繁密。繁密的树林。繁密的鞭炮声。
    • 16.
      结鞭释义:形状像鞭,鞭炮之称由此而来。
    • 17.
      绵纸释义: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的纸,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绵,所以叫绵纸。 多用作皮衣衬垫、鞭炮捻子等。
    • 18.
      边炮释义:即鞭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岁时记》:“﹝正月﹞初五日,俗谓之五路财神生日,各商店开市,边炮之声,终夜不绝。”叶圣陶《寒假的一天》:“一会儿又听得吉利吉刮,仿佛燃放边炮。”
    • 19.
      连珠泡释义:原指鞭炮、二踢脚等可以连续响的炮。
    • 20.
      鞭爆释义:鞭炮。

鞭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鞭释义:⒈丝制的马鞭。 ⒉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⒊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2.
      串炮释义:成串的鞭炮。
    • 3.
      刀竿节释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一刀竿。一壮年身穿红衣,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到顶点后鸣放鞭炮。此外还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集一起,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 4.
      千子鞭释义:号称一千响的鞭炮。
    • 5.
      响鞭释义:⒈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 ⒉〈方〉炮竹,鞭炮。
    • 6.
      噼里啪啦释义: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掌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也作劈里啪啦。
    • 7.
      封财门释义:旧俗农历元月初一交子时晓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将大门关闭,称为封财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一直坐到金鸡三唱,将近封财门快要睡觉的时候,她把 交恕 叫进来,拉着他的手道:‘儿呀!不要玩了,睡觉吧,你明天又大一岁啦!’”
    • 8.
      小年下释义:旧俗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称小年下。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皂(灶)……是日鞭炮亟多,俗谓之小年下。”
    • 9.
      挂鞭释义:成串的小鞭炮。
    • 10.
      欢闹释义:⒈高兴地闹着玩:孩子们在操场上欢闹。 ⒉喧闹:欢闹的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
    • 11.
      燃放释义:点着爆竹等使爆发:燃放鞭炮。 燃放烟火。
    • 12.
      燃鞭炮释义:传统年俗之一,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
    • 13.
      百响释义:方言。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亦泛指鞭炮。
    • 14.
      筒竹释义:⒈竹筒。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白居易 长庆 二年,以中书舍人为 杭州 刺史……官妓 高玲瓏、谢好好 巧於应对,善歌舞。从 元稹 镇 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⒉犹鞭炮。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除夕遗俗》:“筒竹雷鸣,瓶梅冻解,待漏千门万户春。”
    • 15.
      繁密释义:多而密:人口繁密。繁密的树林。繁密的鞭炮声。
    • 16.
      结鞭释义:形状像鞭,鞭炮之称由此而来。
    • 17.
      绵纸释义: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的纸,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绵,所以叫绵纸。 多用作皮衣衬垫、鞭炮捻子等。
    • 18.
      边炮释义:即鞭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武进岁时记》:“﹝正月﹞初五日,俗谓之五路财神生日,各商店开市,边炮之声,终夜不绝。”叶圣陶《寒假的一天》:“一会儿又听得吉利吉刮,仿佛燃放边炮。”
    • 19.
      连珠泡释义:原指鞭炮、二踢脚等可以连续响的炮。
    • 20.
      鞭爆释义:鞭炮。

鞭炮造句

1.除夕之夜,大家通宵达旦地放鞭炮,一片喜气洋洋。

2.小时,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必放鞭炮,为了好玩,我会去点燃,虽然我心中不怕,但我仍战战兢兢的。

3.该是移风易俗,禁放鞭炮的时候了。

4.春雷轰轰像许多鞭炮在耳边炸响。

5.除夕之夜,所有的鞭炮都叫嚷起来了。

6.除夕夜,鞭炮唱起了动人的歌声,那高昂的声音诉说着新年的快乐。

7.鞭炮正高声鸣叫,悄悄告诉人们讯息,节日的来到!

8.除夕之夜,一串串鞭炮围坐在一起,谈论的不亦乐乎。

9.除夕夜的灯火如同千万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幸福的人们,鞭炮声似欢乐的人群在大街小巷涌出。

10.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

11.今天是春节,今天的活动很多,有放鞭炮的,有踩气球的,有猜谜语的!

12.鞭炮热热闹闹过春节;穿新衣喜气洋洋过春节;拿红包开开心心过春节。

13.国庆节到了,有人放鞭炮;有人点灯笼;还有人参加阅兵仪式。

14.圆圆的元宵粘又粘,吃到嘴里甜又甜;幸福的元宵再来一碗,愿你万事能圆圆;热闹的鞭炮多热闹,佳节的欢庆少不了。

15.祝福不是一挂鞭炮,放了就完了;祝福不是一段日子,过了就算了;祝福不是一个承诺,久了就淡了。

16.除夕的时候要涮羊肉,把天伦之乐涮在汤里;除夕的时候要看春晚,把春节的喜庆留在屏幕上;除夕的时候要放鞭炮,把一年的平安亮在天空上。

17.春节到了,孩子们都在开心的玩耍。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吃年糕,还有的在哼着歌,歌唱新年。

18.春节到了,我们全家都忙活起来。爸爸贴春联;奶奶和妈妈做年夜饭;爷爷在回顾去年的春节;我便在一旁放鞭炮。可高兴了。

19.挂春联,贴福字,喜气洋洋过大年;放鞭炮,挂红灯,家家户户笑开颜;包饺子,舞龙狮,心底甜甜福无边。

20.鞭炮炸散苦痛烦恼,用红包迎来顺利福绕,用美酒清除泥泞阻难,用对联铺平好运大道,用灯笼照亮前程美好,用祝福送去虔诚祈祷;祝你春节快乐逍遥,来年运势持续走高!

鞭炮(bianp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鞭炮是什么意思 鞭炮读音 怎么读 鞭炮,拼音是biān pào,鞭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鞭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