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人公 人公的意思
réngōng

人公

简体人公
繁体
拼音rén gōng
注音ㄖㄣˊ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物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角。

人公的意思

人公 [rén gōng]

1. 即太保。周三公之一。负责管饬大臣官吏。

人公 引证解释

⒈ 即太保。 周 三公之一。负责管饬大臣官吏。参见“三公”。

《尚书大传》卷五:“臣多弑主,孽多杀宗,五品不训,责於人公。”


人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徇私情释义: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 2.
      也是释义:小说类型都市小说内容简介人的一生为了什么?话说吃喝玩乐?这些不过是延续而已。 那么,我们真真的为了什么而活着呢?看主人公生命中的点滴,你就明白《也是》了……。
    • 3.
      乡祀释义:明 清 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戮子》:“嘉靖 末年,新郑 故都御史 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后公举乡贤,物论僉谓无忝此典,独 河南 提学副使 杨本菴 力持之,则专指杀子一事,极詆其忍薄,乡祀事遂终不行。”
    • 4.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释义: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5.
      云颜沧何释义:赵蕴凡笔下的主人公,亦是自己的日文名字。
    • 6.
      人公里释义:复合量词。运输企业计算客运工作量的单位,把1个旅客运送1公里为1人公里。
    • 7.
      众地释义:众人公有的土地。
    • 8.
      倩娘释义:唐 陈玄祐 小说《离魂记》中的女主人公。
    • 9.
      公断释义:⒈由非当事人居中裁断:听候众人公断。⒉秉公裁断:执法部门自会公断。
    • 10.
      公正释义: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公正。公正的评价。
    • 11.
      公罪释义: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宋史·真宗纪三》:“﹝ 大中祥符 四年﹞二月庚戌,詔贡举人公罪听赎。”《明律·名例·犯罪得累减》:“凡一人犯罪,应减者,若为从减,自首减,故失减,公罪递减之类,并得累减。”《清会典·刑部·刑部尚书》“凡民罹於辟者,罪有公私”原注:“内外文武官员,犯公罪,应笞一十者,罚俸一月。”
    • 12.
      公请释义:⒈众人公开联合邀请。⒉联合宴请。
    • 13.
      准主役释义:准主役(日语:准主人公)是日本称作品第二主角得词语,在日语词汇中没有主角这个词汇,只有主人公,主人公就是中文中的主角,而准主人公是介于主角和配角之间的角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男二号和女二号的意思。
    • 14.
      化身释义:⒈佛教称佛或菩萨暂时出现在人间的形体。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⒉指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旧小说里把包公描写成正义的化身。
    • 15.
      叶圣陶释义:(1894—1988)中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等,并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描写主人公由教育报国走向社会革命并最终沉沦的艰难历程。30年代后,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有《叶圣陶集》。
    • 16.
      和絃释义:⒈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⒉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17.
      堂吉诃德释义: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他阅读骑士小说入迷,单枪匹马,外出行侠,企图除暴安良,结果到处碰壁,身病志衰,卧床不起。是一个善良、勇敢而又盲动的艺术典型。后人常用以代称那些沉于幻想、脱离实际、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的人。
    • 18.
      外包工释义:工人公司工作,人事在人事代理。
    • 19.
      孔乙己释义:⒈唐代启蒙读物上的文句,旧时供学童摹字的描红纸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语。 参见“上大人”。⒉鲁迅《呐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到了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等悲惨地位的下层知识分子。
    • 20.
      宣判释义: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后,向当事人公开宣布判决书的法律行为。

人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徇私情释义: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 2.
      也是释义:小说类型都市小说内容简介人的一生为了什么?话说吃喝玩乐?这些不过是延续而已。 那么,我们真真的为了什么而活着呢?看主人公生命中的点滴,你就明白《也是》了……。
    • 3.
      乡祀释义:明 清 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戮子》:“嘉靖 末年,新郑 故都御史 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后公举乡贤,物论僉谓无忝此典,独 河南 提学副使 杨本菴 力持之,则专指杀子一事,极詆其忍薄,乡祀事遂终不行。”
    • 4.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释义: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5.
      云颜沧何释义:赵蕴凡笔下的主人公,亦是自己的日文名字。
    • 6.
      人公里释义:复合量词。运输企业计算客运工作量的单位,把1个旅客运送1公里为1人公里。
    • 7.
      众地释义:众人公有的土地。
    • 8.
      倩娘释义:唐 陈玄祐 小说《离魂记》中的女主人公。
    • 9.
      公断释义:⒈由非当事人居中裁断:听候众人公断。⒉秉公裁断:执法部门自会公断。
    • 10.
      公正释义: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公正。公正的评价。
    • 11.
      公罪释义: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宋史·真宗纪三》:“﹝ 大中祥符 四年﹞二月庚戌,詔贡举人公罪听赎。”《明律·名例·犯罪得累减》:“凡一人犯罪,应减者,若为从减,自首减,故失减,公罪递减之类,并得累减。”《清会典·刑部·刑部尚书》“凡民罹於辟者,罪有公私”原注:“内外文武官员,犯公罪,应笞一十者,罚俸一月。”
    • 12.
      公请释义:⒈众人公开联合邀请。⒉联合宴请。
    • 13.
      准主役释义:准主役(日语:准主人公)是日本称作品第二主角得词语,在日语词汇中没有主角这个词汇,只有主人公,主人公就是中文中的主角,而准主人公是介于主角和配角之间的角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男二号和女二号的意思。
    • 14.
      化身释义:⒈佛教称佛或菩萨暂时出现在人间的形体。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⒉指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旧小说里把包公描写成正义的化身。
    • 15.
      叶圣陶释义:(1894—1988)中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等,并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描写主人公由教育报国走向社会革命并最终沉沦的艰难历程。30年代后,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有《叶圣陶集》。
    • 16.
      和絃释义:⒈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⒉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17.
      堂吉诃德释义: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他阅读骑士小说入迷,单枪匹马,外出行侠,企图除暴安良,结果到处碰壁,身病志衰,卧床不起。是一个善良、勇敢而又盲动的艺术典型。后人常用以代称那些沉于幻想、脱离实际、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的人。
    • 18.
      外包工释义:工人公司工作,人事在人事代理。
    • 19.
      孔乙己释义:⒈唐代启蒙读物上的文句,旧时供学童摹字的描红纸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语。 参见“上大人”。⒉鲁迅《呐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到了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等悲惨地位的下层知识分子。
    • 20.
      宣判释义: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后,向当事人公开宣布判决书的法律行为。

人公造句

1.积极参加储蓄,是对国家,对个人公私两便的好事。

2.如小说中所描述的,这位客人公鸿鹄之志。

3.在专心致志的看一本人物传记,里面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也被主人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

4.张师傅为人公道,能仗义执言,敢打抱不平。

5.他为人公正无私,大家都很信任他。也作“公平无私”。

6.今天召开万人公判大会,判处罪恶滔天的,那个外号叫“南霸天”的人死刑,立即执行。

7.影片颂扬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8.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被描写得苍白无力。

9.母鸡细声细气地炫耀着向人公告。

10.如果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袋佐料,调味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戏,那么时间则是无名主人公,演绎着人生。

11.我非常同情小说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

12.对于敌人公然的挑衅,我们要进行有力的还击。

13.她写戏曲喜欢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所以主人公一出场就以她惊人的美丽吸引了观众。

14.这部作品从正面多层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15.这段文字对主人公外貌的描写,具体而形象。

16.电视中出现雪的场景都是男女主人公都在场,现实中往往是一个人。所以才不会那么美。

17.作者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8.这部电视剧中主人公的结局是幸福的。

19.这一段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内心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复杂心情。

20.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下片写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人公(ren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人公是什么意思 人公读音 怎么读 人公,拼音是rén gōng,人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人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