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出 指出的意思
zhǐchū

指出

简体指出
繁体
拼音zhǐ chū
注音ㄓˇ ㄔ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含义

指明、指示出来。

指出的意思

指出 [zhǐ chū]

1. 指点。

指出所犯的几处错误。

[ indicate; point out; ]

2. 提出意见。

我向他强烈指出不具有取得新的职业资格,就改变职业的危险性。

[ advise; ]

3. 指示。

气压计指出大气压连续地下降。

[ mark; ]

指出 引证解释

⒈ 指点出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诗话》:“至《诗话》中间有语意小误,曾经诸家指出。”

⒉ 提出论点看法。

如:他指出,我们一定要为如期完成全书的编写任务而竭尽全力。


国语词典

指出 [zhǐ chū]

⒈ 指明、提出。

如:「在数学老师指出这道题目的关键处后,学生才澈底明白。」


指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提出释义: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
    • 2.
      点明释义: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主题。点明学习的要点。

指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脉同气释义:指出于同源。 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 2.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3.
      三不足畏释义:宋 王安石 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 4.
      三个世界释义:毛泽东对当代世界战略格局的一种划分。 1974年他指出世界已分为三个方面:美国、苏联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
    • 5.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6.
      上操释义:指出操。
    • 7.
      上通释义:⒈谓下情上达于君。⒉指出仕。
    • 8.
      下操释义:⒈指出操:我们上午下操,下午上课。 ⒉指收操:他刚下操回来,跑得满头大汗。
    • 9.
      下贱释义:⒈旧时指出身或社会地位低下;低贱。⒉卑劣下流(骂人的话)。
    • 10.
      东坡纸释义:宋神宗 熙宁 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 时任 开封府 推官的 苏轼 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后因称谏书为“东坡纸”。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 沙河 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11.
      东差西误释义: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12.
      丧棒释义:指出葬时孝子拄的棒子。
    • 13.
      中国剩余定理释义:又称“孙子定理”。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 14.
      中款释义:⒈出于内心的真诚情意。亦指出于内心的恳挚之言。⒉合乎款式。
    • 15.
      主语释义: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主语。例如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里,“生活”是主语,“我们的生活”是主语部分(有些语法书里称主语部分为主语,称主语为主词)。
    • 16.
      举正释义:⒈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 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⒉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 17.
      义主释义:⒈行合于义的霸主。 ⒉旧指出钱刻碑的人。
    • 18.
      买灯释义:宋 熙宁 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 赵顼 要买 浙 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 苏轼 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 神宗 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 苏轼《谏买浙灯状》。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买灯莫费 东坡 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19.
      事出意外释义: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20.
      云山衣释义:指出家人的衣裳。

指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脉同气释义:指出于同源。 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 2.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3.
      三不足畏释义:宋 王安石 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 4.
      三个世界释义:毛泽东对当代世界战略格局的一种划分。 1974年他指出世界已分为三个方面:美国、苏联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
    • 5.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6.
      上操释义:指出操。
    • 7.
      上通释义:⒈谓下情上达于君。⒉指出仕。
    • 8.
      下操释义:⒈指出操:我们上午下操,下午上课。 ⒉指收操:他刚下操回来,跑得满头大汗。
    • 9.
      下贱释义:⒈旧时指出身或社会地位低下;低贱。⒉卑劣下流(骂人的话)。
    • 10.
      东坡纸释义:宋神宗 熙宁 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 时任 开封府 推官的 苏轼 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后因称谏书为“东坡纸”。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 沙河 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11.
      东差西误释义: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12.
      丧棒释义:指出葬时孝子拄的棒子。
    • 13.
      中国剩余定理释义:又称“孙子定理”。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 14.
      中款释义:⒈出于内心的真诚情意。亦指出于内心的恳挚之言。⒉合乎款式。
    • 15.
      主语释义: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主语。例如在“我们的生活很幸福”里,“生活”是主语,“我们的生活”是主语部分(有些语法书里称主语部分为主语,称主语为主词)。
    • 16.
      举正释义:⒈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 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⒉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 17.
      义主释义:⒈行合于义的霸主。 ⒉旧指出钱刻碑的人。
    • 18.
      买灯释义:宋 熙宁 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 赵顼 要买 浙 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 苏轼 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 神宗 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 苏轼《谏买浙灯状》。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买灯莫费 东坡 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19.
      事出意外释义: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20.
      云山衣释义:指出家人的衣裳。

指出造句

1.班会上,王老师一语中的指出了班集体存在的问题。

2.王老师一语破的指出了问题的要害。

3.你的话真是一语破的,把问题的症结准确地指出来了。

4.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刘明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习不努力。

5.在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覆无常的决策,将为公司带来严重的伤害。

6.他在会议上,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改变因循苟且的心态,才能为公司带来新希望。

7.我们应虚心听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绝不要句斟字酌,更不应打击报复。

8.会上,大家指出了他孤芳自赏的缺点。

9.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画家是根本躲避和反对焦点透视的,表现出一位学贯中西学者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10.报告还指出伊拉克军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但还应继续努力。

11.文章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

12.文章开宗明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13.文章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指出了问题的症结。

14.他正大讲写论文的甘苦,忽然有人指出他的论文是照抄别人的,他当场出丑。

15.这篇论文既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缺点,是持平之论。

16.罗林没有指名道姓,但她指出至少有两个角色会大败。

17.指出别人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切不可添枝加叶。

18.人民政府的坦白从宽政策,网开一面,给投案自首者指出一条出路。

19.新任的总经理要大家指出公司经营的弊端,他绝不会讳疾忌医。

20.会议强调指出,对哪种顽固搞不正之风的人,必须铁面无私地进行查处,以保证整党风廉洁。

指出(zhi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出是什么意思 指出读音 怎么读 指出,拼音是zhǐ chū,指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