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准 中准的意思
zhōngzhǔn

中准

简体中准
繁体中準
拼音zhōng zhǔn
注音ㄓㄨㄥ ㄓㄨ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zhǔn,(1) 允许,许可。【组词】:准许。准予。批准。(2) 〈介〉依照,依据。【组词】:准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组词】:水准。准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组词】:准则。标准。(5) 箭靶的中心。【例句】:准的(dì)。(6) 正确。【组词】:准确。准星。瞄准。(7) 〈副〉一定,确实。【组词】:准保。准定。(8) 鼻子。【例句】:隆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组词】:准尉。准平原。

基本含义

中正准确。

中准的意思

中准 [zhōng zhǔn]

1. 见“中准”。

中准 引证解释

⒈ 即平準。 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

《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

⒉ 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

孙中山 《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

⒊ 符合水准。见“中準”。

《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
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


中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准释义:⒈指写作所应注意的三个标准:情、事、辞。⒉指古琴上定音的三个标准区。古琴将全絃分为十二个段落,在琴面上作出标帜,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称十三徽,每徽一音。其中一至四徽谓之上准,四至七徽谓之中准,七徽至絃末谓之下准,合称三准。见《宋史·乐志十七》引宋姜夔《乐议》。⒊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
    • 2.
      中准释义:⒈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⒉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⒊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⒋见“中準”。
    • 3.
      浮动价格释义:在国家规定的基价和允许浮动的幅度之内,企业可以自行制定和调整的价格。是国家指导价格形式之一。浮动形式有: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之下浮动;在国家规定的最低限价之上浮动;在国家规定的中准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 4.
      説教释义:⒈讲解和教授。《汉书·儒林传·梁丘贺》:“待詔黄门数入説教侍中,以召 贺。”颜师古 注:“为诸侍中説经为教授。”宋 朱熹《性理六·仁》:“説教分明。”萧乾《随想录》:“特写应让人物和事件本身去说教,容许读者从中准确地得出结论,找出教训。”⒉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讲道理。柯岩《特邀代表》三:“惩罚和空洞的说教都是教育无能的表现。”⒊宗教信徒宣传教义。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五时是 释迦 说教五十年,按照徒众接受的水平,分为五个时期。”巴金《新生·四月二十二日》:“她说这许多话,就像一个说教者在传道
    • 5.
      驿马释义:⒈一种供邮政骑手或乘骑邮政使用的马。 ⒉在驿站中准备替换其它马匹以便旅行者立刻继续前进的马匹。
中准是什么意思 中准读音 怎么读 中准,拼音是zhōng zhǔn,中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