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声 [xiǎo shēng]
1. 指晓鼓之声。
2. 喻先导者的声音。
4. 懂得音律。
晓声 引证解释
⒈ 指晓鼓之声。
引唐 李贺 《官街鼓》诗:“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⒉ 喻先导者的声音。
引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苓落既久,思想大荒,虽冀履前人之旧迹,亦不以猝得,故直近十七世纪中叶,人始诚闻夫晓声。”
⒊ 懂得音律。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晓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吃得准释义:猜得透,估计得准。高晓声《水东流》:“这现代化的生活究竟能过几年呀!要不要再受折腾呢?共产党的政策变不变,那个吃得准?”《人民日报》13:“谁能吃得准!三十年的水往东流,三十年的水往西流。”
- 2.
嗝顿释义:语言哽塞,停顿。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乡下人的眼泪本来是很容易出来的,只要你在悲哀的地方把声音拖得长些,多加得几个悲哀的嗝顿。”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八:“一提到材料,老书记沉吟不语,打起嗝顿来,弄得 顺大 心也一颤,觉得不妙。”
- 3.
审声释义:⒈古指辨别宫。 商、角、徵、羽五声。⒉辨别金鼓之声。⒊通晓声韵、格律。
- 4.
小纰漏释义:方言。不务正业的小青年。高晓声《崔全成》:“在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退休的老人,有四郊来的农民……也有借这儿一块宝地虚掷青春的小纰漏。”
- 5.
开秧元释义:方言。 指插秧的第一天。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长年养鸡不吃蛋;清明买一斤肉上坟祭了父母,要留到端阳脚下开秧元才吃。”
- 6.
朴劣释义:拙笨。常用作谦词。明 李东阳《书<围炉诗>后》:“东阳 窃自念朴劣幼穉之资,仅晓声律。”明 李东阳《寿都宪闵公七十》诗序:“东阳 在同年最少,今亦既颁白矣,而朴劣无似。”
- 7.
直落释义:犹舒畅。高晓声《李顺大造屋》七:“﹝ 李顺大 ﹞想不到,几年不见的老书记,竟老得认不出了。可见老书记的心境不直落。”
- 8.
起膘释义:长膘;长肉。高晓声《柳塘镇猪市》:“他喜欢这些四脚老爷,只要侍候得好,它们起膘很快。”
- 9.
近房释义:血统关系相近的宗族成员。 鲁迅《彷徨·孤独者》:“族长,近房,他的祖母的母家的亲丁,闲人,聚集了一屋了,豫计 连殳 的到来,应该已是入殓的时候了。”高晓声《觅》六:“这时候有两个老人进来了,一个叫 范连生,一个叫 范良春,都有靠七十岁年纪,是近房里边最重要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