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金虎 金虎的意思
jīn

金虎

简体金虎
繁体
拼音jīn hǔ
注音ㄐㄧㄣ ㄏ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基本含义

指权势显赫的人或组织

金虎的意思

金虎 [jīn hǔ]

1. 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有兽白虎。”

2. 西方七宿的通称。

3. 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

4. 指太阳。

5. 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

6. 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7. 指虎。

8. 见“金虎台。”

10. 见“金虎符”。

金虎 引证解释

⒈ 指西面方向。

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有兽白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夔公 峥嶸,金虎之精。”

⒉ 西方七宿的通称。

《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汉书》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毕昴之属,俱白虎也。”
刘良 注:“毕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⒊ 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

《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李善 注:“《石氏星经》曰:昴者,西方白虎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也。”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诗:“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⒋ 指太阳。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⒌ 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

《文选·张衡<东京赋>》:“始於宫邻,卒於金虎。”
李善 注:“应劭 《汉官仪》曰: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隣金虎。宫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隣,贪求之德坚若金,谗谤之言恶若虎也。”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清 钱谦益 《癸未元日》诗:“禁城云护铜龙晓,阁道风迴金虎清。”

⒍ 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唐 韩湘 《言志》诗:“寳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宋 米芾 《书史》:“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⒎ 指虎。一本作“白虎”。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吴门怀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⒏ 见“金虎臺。”

⒐ 见“金虎符”。


金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台释义:⒈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 《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⒉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李贤 注引《晋书》:“汉 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宋 司马光《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⒊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县 三台村。《文选·左思<魏都赋
    • 2.
      冰台释义:⒈艾的别名。《尔雅·释草》:“艾,冰臺。”郭璞 注:“今艾蒿。”唐 陈廷章《艾人赋》:“想在野之时,岂谓生无根柢;及得门之后,如其自有肝肠,列名号於冰臺,载典常於《玉烛》。”⒉冰井台 的省称。晋 陆翽《邺中记》:“金虎、冰井 皆 建安 十八年建也。”南朝 宋 鲍照《凌烟楼铭》序:“臣闻凭飇荐响,唱微効长;垂波鉴景,功少致深。是以 冰臺 筑乎 魏 邑,凤阁 起于 汉 京。皆所以赞生通志,感悦幽情者也。”⒊冰人。《歧路灯》第二八回:“王春宇 临行时,説道:‘我毕竟去与 孔二亲家 传个信去,叫他好往 冠县 捎
    • 3.
      土鼠随金虎释义:隐指庚子年。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子,故“土鼠”隐“子”字。又西方属庚,于四象为虎,于五行属金,故以“金虎”指“庚”。“土鼠随金虎”,谓“子”序在“庚”后,即“庚子”。《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左慈 向空招白鹤一隻骑坐,拍手大笑曰:‘土鼠随金虎,奸雄一旦休!’”
    • 4.
      邺台释义:曹操 为 魏 王,在 邺 起 冰井、铜雀、金虎 三台。其中 铜雀台 最有名。
    • 5.
      金虎释义:⒈指西面方向。 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有兽白虎。”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夔公峥嶸,金虎之精。”⒉西方七宿的通称。⒊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⒋指太阳。⒌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⒍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⒎指虎。⒏见“金虎臺。”⒐见“金虎符”。
    • 6.
      金虎台释义:台名。曹操 建。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故 邺城 西北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八年﹞九月,作 金虎臺。”亦省称“金虎”。晋 陆云《登台赋》:“朝登 金虎,夕步 文昌。”唐 温庭筠《金虎台》诗:“碧草连 金虎,青苔蔽石麟。”
    • 7.
      金虎符释义: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 《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吕向 注:“金虎、竹使符,汉 家符名。”《元史·兵志一》:“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元史·地理志六》:“至元 十七年,命 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 河 源。”亦省称“金虎”。元 萨都剌《送管监司升广西宣慰使》诗:“花驄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 8.
      铜雀台释义:亦作“铜爵臺”。 汉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 铜雀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与 金虎、冰井 合称三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铜雀臺。”晋 陆翙《邺中记》:“铜爵臺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鄴西 三臺……中曰 铜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间。”清 赵翼《邺城怀古》诗:“霸图开国古 漳 滨,铜雀臺 高逈入云。”吕志伊《读史感赋
    • 9.
      飞翻释义:⒈亦作“飞飜”。飞翔翻腾。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唐 曹唐《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宋 王禹偁《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⒉谓翻落。清 纳兰性德《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

金虎(jin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金虎是什么意思 金虎读音 怎么读 金虎,拼音是jīn hǔ,金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金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