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太仪 太仪的意思
tài

太仪

简体太仪
繁体太儀
拼音tài yí
注音ㄊㄞˋ 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ài,(1) 过于。【组词】:太长。(2) 极端,最。【组词】:太甚。太平。(3) 高,大。【组词】:太空。太学。(4) 很。【组词】:不太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组词】: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yí,(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恭敬、庄重。

太仪的意思

太仪 [tài yí]

1. 天帝的宫庭。

3. 公主之母的称号。唐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六年又从吏部郎中柳冕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

太仪 引证解释

⒈ 天帝的宫庭。

《楚辞·远游》:“朝发軔於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閭。”
王逸 注:“太仪,天帝之庭,习威仪之处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二:“停驂太仪侧,整服金闕前。”

⒉ 公主之母的称号。 唐 以诸王之母为太妃, 贞元 六年又从吏部郎中 柳冕 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参阅 唐 柳冕 《请定公主母称号状》、 宋 王溥 《唐会要·内职杂录》。

唐 王建 《宫词》之七四:“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 昭阳 乞药栽。”
《旧唐书·德宗纪下》:“癸酉,復呼亲王母曰太妃,公主母曰太仪。”


国语词典

太仪 [tài yí]

⒈ 天帝的宫庭。

《楚辞·屈原·远游》:「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汉·王逸·注:「太仪,天帝之庭,习威仪之处也。」

⒉ 公主之母的称号。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癸酉,复呼亲王之母曰太妃,公主母曰太仪。」


太仪(tai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太仪是什么意思 太仪读音 怎么读 太仪,拼音是tài yí,太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太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