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 [qī xióng]
1.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强国。
七雄 引证解释
⒈ 指 战国 时 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强国。
引汉 班固 《答宾戏》:“七雄虓闞,分裂诸 夏,龙战虎争。”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春秋 之后,七雄并争, 秦 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姚华 《曲海一勺·述旨》:“词产 唐 宋 之交,曲起 宋 元 之际。犹之七雄糺扰,骚赋遂以勃兴;六代纷乘,近体於焉託始。”
国语词典
七雄 [qī xióng]
⒈ 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大强国。
七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哭释义: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左传·隐公三年》:“夏,君氏卒,声子 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故虽 三季 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胡三省 注:“《礼》既葬而反哭。《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弔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
- 2.
埽除释义:⒈打扫;去除。 《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宋 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⒉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 3.
纠扰释义:亦作“糺扰”。纠缠搅扰。清 恽敬《与来卿书》:“僕人只可作小传,若将 陈明光 缘起叙入,亦非法,且笔下纠扰矣。”姚华《曲海一勺》:“故词产 唐 宋 之交,曲起 宋 元 之际,犹之七雄糺扰,骚赋遂以勃兴,六代纷乘,近体於焉託始。”许杰《我的写作生活》:“写它那末三月半年,也不发生什么人事纠扰的。”
- 4.
虓阚释义:虎暴怒哮吼的样子。引申为勇猛强悍。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汉书·叙传上》:“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御,侯伯方轨,战国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晋 潘岳《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明 吾丘瑞《运甓记·觖望招兵》:“当此天下汹汹,人情思乱,岂无鹰扬将佐藏形草泽之中,虓闞英雄伏跡戍囚之列,可与共图大业。”
- 5.
衰斩释义:即斩衰。丧服中最重的一种。《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故虽 三季 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
- 6.
龙斗释义:⒈两龙相斗。《左传·昭公十九年》:“郑 大水,龙鬭於 时门 之外 洧渊。”⒉喻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七雄方龙鬭,天下乱无君。”唐 罗隐《登瓦棺寺阁》诗:“懒指 臺城 更东望,鹊飞龙鬭尽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