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罪 [huò zuì]
1. 得罪;遭罪。
获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获辠”。得罪;遭罪。
引《国语·晋语二》:“夫孺子岂获罪於民?”
《史记·孔子世家》:“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於 孔子,故不兴也。”
宋 司马光 《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辠,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説。”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 在左拾遗任内,以疏救废相 房琯 获罪。”
国语词典
获罪 [huò zuì]
⒈ 得罪。
引《论语·八佾》:「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近获咎
反建功
获罪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得罪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出言不逊,多有得罪。 他做了很多得罪人的事儿。
- 2.
触犯释义:冒犯;冲撞;侵犯:触犯众怒。 不能触犯人民的利益。
- 3.
冒犯释义:言语或行动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冒犯尊严。孩子不懂事,对您多有冒犯,请原谅。
- 4.
开罪释义:得罪:从未开罪于人。
- 5.
获咎释义:获罪。
获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指释义:中指。 《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或军士擒获罪人至前,彦泽 不问所犯,但瞋目出一手竖三指而已,军士承其意,即出外断其腰领焉。”《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三指,中指也。示以中指,言中断之,即腰斩也。”
- 2.
中郎有女释义: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
- 3.
分桃释义: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 弥子瑕 有宠於 卫君 ……与君游於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 ’及 弥子瑕 色衰爱驰,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餘桃。’故 弥子瑕 之行未变於初也,而以前之所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多以指借男宠之事。
- 4.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释义: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5.
南柯记释义: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至槐安国,与金枝公主成婚,位居左丞相,复又获罪放逐,醒来看破红尘而坐化。
- 6.
卫幕释义:⒈汉 卫青 的军幕。唐 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卫 幕衔恩重,潘 舆送喜频。”仇兆鳌 注:“《汉书》:卫青 征 匈奴,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於幕中。”⒉比喻非常危险的处境。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自 卫 如 晋,将宿于 戚(卫 邑),闻鐘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孙文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杜预 注:“言至危。”明 储国桢《杂咏》:“燕巢 卫 幕安能久,登极俄看陷御牀。”
- 7.
取戾释义:获罪;受谴责。《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福寿’二字,犹可窃以自娱;‘斯文在兹’四字,万难干以取戾。”
- 8.
同坐释义:⒈同席而坐。 ⒉指同席的人。⒊谓同为一事获罪。
- 9.
吞蛭释义:春秋 楚惠王(一说 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 事见 汉 贾谊《新书·春秋》。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旧唐书·姚崇传》:“楚王 吞蛭,厥疾用瘳……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三年》:“昔 楚庄 吞蛭而愈疾,孙叔 杀蛇而致福。”
- 10.
坐事释义:⒈因事获罪。 《汉书·儒林传·梁丘贺》:“贺 时为都司空令,坐事,论免为庶人。”《周书·皇后传·宣帝朱皇后》:“宣帝 朱皇后 名 满月,吴 人也。其家坐事,没入东宫。”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禨祥·并蒂瓜》:“产瓜未几,兄弟坐事并斩於市。”⒉谓在家从事某业。《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
- 11.
坐废释义:⒈获罪罢职。《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珪 问 懿 以 燕氏 旧事,懿 应对疏慢,亦坐废于家。”宋 苏轼《陈公弼传》:“杀此贼者独我耳,遂自引罪坐废。”⒉白白废弃不用。清 谭嗣同《<仁学>自叙》:“利源必推行日广,岂有失业坐废之虞?”严复《原强续编》:“使我自坐废,则人虽助我,亦必不力,而我之所失多矣。”
- 12.
坐征释义:因获罪而被召回。
- 13.
坐法释义:因犯法而获罪。
- 14.
坐系释义:获罪入狱。《后汉书·沛献王刘辅传》:“鲤 怨 刘盆子 害其父,因 辅 结客,报杀 盆子 兄故 式侯恭,辅 坐繫詔狱,三日乃得出。”《宋史·岳飞传》:“飞 坐繫两月,无可证者。”清 陈梦雷《绝交书》:“不孝既坐繫,廷讯在即。年兄慰劳,坚称 徐弘弼 所告。”
- 15.
坐谪释义:获罪被贬。
- 16.
天囚释义:⒈获罪于天的囚犯。⒉比喻受拘囿、束缚。⒊春秋时王室衰微,公羊家以周王为天囚,后用以贬称帝王。
- 17.
奠享释义:置酒食以祭祀。唐 段成式《剑侠传·花月新闻》:“同舍谓其获罪於神,使备牲酒往谢,於是力疾以行奠享。”宋 苏辙《上高县学记》:“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
- 18.
奥灶释义:喻当道贵宠。《论语·八佾》:“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邢昺 疏:“天以喻君,获犹得也。我道之行否由於时君,无求於众臣。如得罪於天,无所祷於众神。”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圣人举天以敌奥灶。”
- 19.
婴罪释义:犹获罪。
- 20.
婴衅释义: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