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 [huái bì]
1. 《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杜预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
怀璧 引证解释
⒈ 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
引《左传·桓公十年》:“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唐 李华 《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怀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匹夫怀璧释义: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2.
怀宝释义:⒈犹怀璧。⒉拥有宝物。⒊喻自藏其才;怀才。
- 3.
怀琰释义:犹怀璧。
- 4.
怀玉释义:⒈谓怀抱仁德。 ⒉犹怀璧。
- 5.
怀璧其罪释义: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钱财能招来祸患。后也比喻因有才能而遭到别人嫉害。《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
- 6.
怀璧释义:《左传·桓公十年》:“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唐 李华《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 7.
贾害释义:自招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杜预 注:“贾,买也。”晋 张华《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唐 柳宗元《种白蘘荷》诗:“钱刀恐贾害,飢至益逡巡。”
- 8.
越乡释义:远离故乡。《左传·襄公十五年》:“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南朝 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谁令乏古节,貽此越乡忧。”唐 王勃《他乡叙兴》诗:“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宋 陈师道《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一:“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 9.
题识释义:⒈写上标记。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曹操 徵 歆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餘人,赠遗数百金。歆 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世宗 常令陶人应二十四气,烧瓦二十四片,各题识其节气。”⒉指标记。清 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五:“一令独餽古甎二十事,年号题识皆 秦 汉 物。”⒊犹题跋。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惜乎鉴定诸人……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