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仇 同仇的意思
tóngchóu

同仇

简体同仇
繁体
拼音tóng chóu
注音ㄊㄨㄥˊ ㄔ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chóu qiú, ◎ 深切的怨恨。【组词】:仇敌。仇恨。仇视。疾恶如仇。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1) 古同“逑”,匹配。(2) 姓。

同仇的意思

同仇 [tóng chóu]

1.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指共同赴敌者。

同仇 引证解释

⒈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⒉ 指共同赴敌者。

朱德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国语词典

同仇 [tóng chóu]

⒈ 语出比喻一致对付仇敌。

《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同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篑释义:一筐。 篑,盛土竹器。《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崇一簣而弗休,必钧高乎峻极矣。”清 赵翼《游狮子林题壁》诗:“一簣犹嫌佔地多,寸土不留惟立骨。”陈毅《“七七”五周年感怀》诗:“九仞为山争一簣,同仇敢与亿民期。”
    • 2.
      同仇释义:⒈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清 陈梦雷《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周恩来《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⒉指共同赴敌者。朱德《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 3.
      同袍同泽释义: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4.
      同雠释义:同“同仇”。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孙权 ﹞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参见“同仇”。
    • 5.
      当头释义:⒈正对着头;迎头:当头一棒。⒉(事情)到了眼前;临头:那时国难当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⒊放在首位:敢字当头。不能遇事钱当头。⒋向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 6.
      忾敌释义:犹言同仇敌忾。
    • 7.
      戈矛释义:⒈戈和矛。 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汉 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清 顾炎武《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⒉武士;军队。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⒊战争;冲突。唐 王昌龄《箜篌
    • 8.
      无衣之赋释义: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9.
      疾之如仇释义: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 10.
      疾之若仇释义: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 11.
      疾恶如仇释义:也作嫉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晋书·傅咸传》:“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
    • 12.
      破釜沈舟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明 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破釜沉舟”。王逋《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曹禺《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破釜”。明 张煌言《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計左
    • 13.
      袍泽释义:《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这首诗讲兵士出征的故事,“袍”和“泽”都是古代的衣服名称,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叫袍泽:袍泽之谊。袍泽故旧。
    • 14.
      辜雠释义:罪恶昭彰,人所同仇。

同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篑释义:一筐。 篑,盛土竹器。《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崇一簣而弗休,必钧高乎峻极矣。”清 赵翼《游狮子林题壁》诗:“一簣犹嫌佔地多,寸土不留惟立骨。”陈毅《“七七”五周年感怀》诗:“九仞为山争一簣,同仇敢与亿民期。”
    • 2.
      同仇释义:⒈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清 陈梦雷《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周恩来《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⒉指共同赴敌者。朱德《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 3.
      同袍同泽释义: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4.
      同雠释义:同“同仇”。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孙权 ﹞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参见“同仇”。
    • 5.
      当头释义:⒈正对着头;迎头:当头一棒。⒉(事情)到了眼前;临头:那时国难当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⒊放在首位:敢字当头。不能遇事钱当头。⒋向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 6.
      忾敌释义:犹言同仇敌忾。
    • 7.
      戈矛释义:⒈戈和矛。 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汉 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清 顾炎武《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⒉武士;军队。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⒊战争;冲突。唐 王昌龄《箜篌
    • 8.
      无衣之赋释义: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9.
      疾之如仇释义: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 10.
      疾之若仇释义: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 11.
      疾恶如仇释义:也作嫉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晋书·傅咸传》:“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
    • 12.
      破釜沈舟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明 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破釜沉舟”。王逋《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曹禺《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破釜”。明 张煌言《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計左
    • 13.
      袍泽释义:《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这首诗讲兵士出征的故事,“袍”和“泽”都是古代的衣服名称,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叫袍泽:袍泽之谊。袍泽故旧。
    • 14.
      辜雠释义:罪恶昭彰,人所同仇。

同仇造句

1.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誓将一切侵略者消灭干净。

2.大家同仇敌忾得责斥着落网的小偷。

3.如今大敌当前,全国同胞要同仇敌忾,奋战到底。

4.面对敌人我们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5.解放军同仇敌忾得打击着日寇,英勇极了!

6.面对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同仇敌忾,斗争到底。

7.因为国人同仇敌忾,所以能打败日寇的侵略。

8.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偷盗学生钱物的嫌疑人。

9.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打击入侵者。

10.可以理解,伊拉克人正觉醒起来,并同仇敌忾。

11.国人同仇敌忾,打败了日寇的侵略。

12.这一切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之心,愤怒的情绪在滋长,急躁的情绪在滋长。

13.战士们同仇敌忾,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争取最后的胜利。

14.狼牙山五壮士同仇敌忾的打击日本鬼子。

15.在战场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对付敌人。

16.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敌忾,他边喊着口号,边流下泪来。

同仇(tongc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仇是什么意思 同仇读音 怎么读 同仇,拼音是tóng chóu,同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