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室 [dì shì]
1. 皇室;皇族。
帝室 引证解释
⒈ 皇室;皇族。
引《汉书·翟方进传》:“天降威明,用寧帝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
清 唐甄 《潜书·鲜君》:“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何况帝室富贵,生习骄恣,岂能成贤!”
国语词典
帝室 [dì shì]
⒈ 皇家、王室。
引《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天降威明,用宁帝室,遗我居摄宝龟。」
帝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国释义:⒈春秋时称齐晋等中原诸侯国为上国。相对吴楚诸国而言。⒉诸侯称帝室为上国。⒊古有时也用以指国都。
- 2.
卓然不羣释义:同“卓爾不群”。《後汉书·刘虞传论》:“自帝室王公之胄,皆生長脂腴,不知稼穡,其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羣者,或未聞焉。”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苟有卓然不羣之士,不出户庭,潛志味道,誠宜優訪以興謙退也。”
- 3.
参録释义: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后汉书·安帝纪》:“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王戎 参録朝政。”《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 4.
司隶章释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 末年 淮阳王 刘玄 起兵后,将北都 洛阳,以 刘秀 兼代司隶校尉。 刘秀 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三辅 吏士东迎 刘玄 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本谓恢复 汉 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覩司隶章,復见东都礼。”张铣 注:“章,仪也。”唐 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 气已新。”
- 5.
地胄释义:南北朝 时,称皇族帝室为天潢,世家豪门为地胄。后亦泛指门第。
- 6.
多得释义:⒈谓得到的多;容易得到。汉 焦赣《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汉 孔融《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宋史·曹彬传》:“上亦大笑,乃赐 彬 钱二十万。彬 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⒉犹多亏。《水浒传》第二回:“多得 王进 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水浒传》第十回:“当初在 东京 时,多得 林冲 看顾。”《红楼梦》第六回:“又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 狗儿 他父亲之力。”
- 7.
托肺附释义:谓为帝室近亲。
- 8.
棉花庄释义:清 时帝室庄园之一。
- 9.
棋跱释义:同“棋峙”。 亦作“棊跱”。《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方今英雄棊跱,豺狼望闕,克敌寧乱,未众不济。”晋 潘岳《关中诗》:“谁其继之,夏侯 卿士,惟 系 惟 处,列营棊跱。”《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宜防鹰扬之臣於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
- 10.
肺附释义: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颜师古 注:“旧解云,肺附谓肝肺相附著,犹言心膂也。一説,肺谓斫木之肺札也,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八》:“余谓肺、附,皆谓木皮也……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託於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汝家幸缘肺附,蒙国宠荣,覆宗不足以报。”宋 苏轼《敕高公绘公纪并防御使制》:“以尔父 士林,早缘肺附,逮事 厚陵,没于中年,爵不配德。”
- 11.
英哲释义:⒈亦作“英喆”。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三国 魏 阮籍《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晋 左思《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明 张居正《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⒉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 庐陵王 含章履正,英哲自然。”清 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 汉 之
- 12.
蕃卫释义:⒈蕃,通“藩”。捍卫。《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唐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羽仪帝室,蕃卫王畿。”⒉蕃,通“藩”。屏障。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凉州 天下之衝要,国家之蕃卫也。”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职司既备,蕃卫如旧。”
- 13.
讬肺附释义:谓为帝室近亲。
- 14.
贪佞释义:贪财巧佞。《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吕延济 注:“谓帝室亲戚及贪财巧佞之臣。”唐 韩愈《复志赋》:“嫉贪佞之洿浊兮,曰吾其既劳而后食。”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太宰 伯嚭,年约四十岁,是个诡诈贪佞,顺君之过的大臣。”
- 15.
赤鯶公释义:唐 代帝室姓 李,讳言“鲤”字,称鲤鱼为“赤鯶公”。
- 16.
连姻释义:⒈亦作“连婣”。两家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浚 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南齐书·刘悛传》:“悛 歷朝见恩遇。太祖 为 鄱阳王 鏘 纳 悛 妹为妃。高宗 又为 晋安王 宝义 纳 悛 女为妃,自此连姻帝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新安 人例工製墨,方于鲁 名最著。汪太函 司马与之连姻,奬饰稍过,名振宇内。”《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时 僧格 与 约苏穆尔 连婣,相与为姦。”⒉指姻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