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鉏麑 鉏麑的意思
chú

鉏麑

简体鉏麑
繁体
拼音chú ní
注音ㄔㄨˊ ㄋ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ú,(1) 鋤草翻地的農具。(2) 用鋤頭鏟土鋤草。(3) 誅滅;清除。(1) 通“苴(蒩)”。供祭祀用的草席。(1) 同“耡”。古代税法名。助藉税,即十一之税。(1) 〔鉏鋙〕也作“鉏䥏”。①不相配合。②不安貌。③机具。④釜属。(1) 〔鉏牙〕物旁出。器物如锯齿般参差不齐的边缘。(1) 古国名。(2) 姓。

ní, ◎ 幼鹿。

鉏麑的意思

鉏麑 [chú ní]

2. 亦作“鉏霓”。春秋 时 晋国 力士。《左传·宣公二年》:“宣子 骤諫,公患之,使 鉏麑 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唐 欧阳詹《暗室箴》:“昔者 赵盾,假寐兢庄。天廻厥害,鉏霓 以亡。”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哎,罢了罢了,都似这义负恩辜,俺索做 鉏麑 槐根一命殂。”

3. 泛指刺客。梁启超《新民说》七:“身毙于 鉏霓 之手而不悔者,则 荷兰 之 维廉额们 其人也。”按,鉏麑,《吕氏春秋·过理》作“沮麛”,汉 刘向《说苑·立节》作“鉏之弥”,《汉书·古今人表》作“鉏麛”。


鉏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难不苟释义: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语本《礼记·曲礼上》:“臨難毋苟免。”《旧唐书·忠义传序》:“有若 仲由 之結纓,鉏麑 之觸樹,紀信 之蹈火,豫讓 之斬衣,此所謂殺身成仁,臨難不苟者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至於賊縱所及,直省駐防各營臨難不苟,忠節如林。”亦作“臨危不苟”。老舍《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 2.
      鉏霓释义:见“鉏麑”。
    • 3.
      鉏麑释义:⒈亦作“鉏霓”。春秋 时 晋国 力士。《左传·宣公二年》:“宣子 骤諫,公患之,使 鉏麑 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唐 欧阳詹《暗室箴》:“昔者 赵盾,假寐兢庄。天廻厥害,鉏霓 以亡。”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哎,罢了罢了,都似这义负恩辜,俺索做 鉏麑 槐根一命殂。”⒉泛指刺客。梁启超《新民说》七:“身毙于 鉏霓 之手而不悔者,则 荷兰 之 维廉额们 其人也。”按,鉏麑,《吕
    • 4.
      鉏麛释义:见“鉏麑”。

鉏麑(chun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鉏麑是什么意思 鉏麑读音 怎么读 鉏麑,拼音是chú ní,鉏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鉏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