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作法 作法的意思
zuò

作法

简体作法
繁体
拼音zuò fǎ
注音ㄗㄨㄛˋ ㄈ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ò zuō,(1) 起,兴起,现在起。【组词】:振作。枪声大作。(2) 从事,做工。【组词】:工作。作息。作业。(3) 举行,进行。【例句】: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句】: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组词】: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组词】:创作。写作。作曲。作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组词】:作品。不朽之作。(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组词】:作坊。(10) 从事某种活动。【组词】:作揖。作弄。作死。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指做事的方法、手段。

作法的意思

作法 [zuò fǎ]

1. 做法。

用模子铸造金属品的作法要比有记载的历史早。

[ way of doing or making a thing; method of work; practice; ]

2. 作文的方法。

[ art of composition; art of writing a composition; ]

3. 制定法律。

[ make laws; ]

4. 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

[ resort to magic arts; ]

作法 引证解释

⒈ 谓创制法律、典章等。

《左传·昭公四年》:“君子作法於凉,其弊犹贪;作法於贪,敝将若之何?”
《后汉书·东夷列传论》:“若 箕子 之省简文条而用信义,其得圣贤作法之原矣!”
唐 杜甫 《石犀行》:“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⒉ 施展法术。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元帝老爷 没法,叫神将作法,却都没有主意。”
鲁迅 《花边文学·奇怪》:“看见一群人在烧香拜龙,作法求雨。”

⒊ 指弄手段。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这事在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

⒋ 做样子。谓惩治以警其余。

《红楼梦》第七三回:“大约这些奶子们……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况且要拿一个作法,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
《红楼梦》第九回:“虽不敢呵叱 秦钟,却拿着 香怜 作法,反説他多事,着实抢白了几句。”

⒌ 作文或作画的方法。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四:“毕秋颿 《<经典文字辨正>序》,作法本於 董彦远 《除正字谢启》。”
鲁迅 《花边文学·奇怪三》:“有三幅插图有些象 麦绥莱勒 的手笔,黑白分明,我曾从良友公司翻印的四本小说书里记得了他的作法。”

⒍ 做法。

如:他到如今还未曾学会豆腐的作法

⒎ 指行为表现的方式。

如:这种作法反映出他的品德意识。


国语词典

作法 [zuò fǎ]

⒈ 创立典章、法律等。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夫作法于治,其弊犹乱;作法于乱,谁能救之。」

⒉ 制作的方法。

如:「这道菜的作法简易,适合初学者学习。」

⒊ 术者施行法术。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变作一个驴儿,吊在厅前。」
《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

⒋ 作文章的方法。

《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⒌ 做惩戒的榜样。

《红楼梦·第九回》:「今见秦香二人来告金荣,贾瑞心中便更不自在起来,虽不好呵叱秦钟,却拿著香怜作法,反说他多事,著实的抢白了几句。」


作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成章法释义:不合文章的写作法则。
    • 2.
      仙乐释义:⒈仙界的音乐。 ⒉皇家及宫中所奏的音乐。⒊道教作法诵经时所奏的音乐。
    • 3.
      代田释义:西汉 赵过 在畎田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轮作法。将一亩地分为三份,每年轮流耕种,以保养地力,获得较高的收成。古代曾通行于北方干旱地带。《汉书·食货志上》:“武帝 末年……以 赵过 为搜粟都尉。过 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颜师古 注:“代,易也。”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 4.
      作法释义:⒈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 ⒉作文的方法:文章作法。⒊做法。
    • 5.
      修斋释义: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 6.
      修醮释义:道士设坛作法事禳除灾祟。
    • 7.
      借东风释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 诸葛亮 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 周瑜 火攻破 曹操 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 8.
      债权转移释义:债权转移又称债务转换,是80年代以来为解决第三世界债务国发生的债务危机而出现的减轻债务负担的一种创新作法。 债权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把外国货币表示的债务转换成以债务国货币表示的债务。
    • 9.
      做道场释义:请僧道作法事。
    • 10.
      区田释义:⒈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⒉指用区田法种植的田地。
    • 11.
      协韵释义:⒈押韵,符合韵律。⒉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朝,朱熹是代表。
    • 12.
      呪水释义:古代筮术之一。对水行咒作法,据说饮之能治病祛邪。
    • 13.
      威仪师释义:⒈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⒉指擅长法仪的道士。
    • 14.
      孟母教子释义: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15.
      巫步释义: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
    • 16.
      役法释义:⒈谓为法令所役使。《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⒉差役之法。宋 秦观《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 洪武 元年。”
    • 17.
      把薪助火释义: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 18.
      改弦易辙释义: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向、作法等。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 以盖其父之愆矣。”
    • 19.
      改弦更张释义: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 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 20.
      文术释义:⒈文章作法。⒉文章学术。

作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成章法释义:不合文章的写作法则。
    • 2.
      仙乐释义:⒈仙界的音乐。 ⒉皇家及宫中所奏的音乐。⒊道教作法诵经时所奏的音乐。
    • 3.
      代田释义:西汉 赵过 在畎田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轮作法。将一亩地分为三份,每年轮流耕种,以保养地力,获得较高的收成。古代曾通行于北方干旱地带。《汉书·食货志上》:“武帝 末年……以 赵过 为搜粟都尉。过 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颜师古 注:“代,易也。”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 4.
      作法释义:⒈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 ⒉作文的方法:文章作法。⒊做法。
    • 5.
      修斋释义: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 6.
      修醮释义:道士设坛作法事禳除灾祟。
    • 7.
      借东风释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 诸葛亮 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 周瑜 火攻破 曹操 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 8.
      债权转移释义:债权转移又称债务转换,是80年代以来为解决第三世界债务国发生的债务危机而出现的减轻债务负担的一种创新作法。 债权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把外国货币表示的债务转换成以债务国货币表示的债务。
    • 9.
      做道场释义:请僧道作法事。
    • 10.
      区田释义:⒈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⒉指用区田法种植的田地。
    • 11.
      协韵释义:⒈押韵,符合韵律。⒉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朝,朱熹是代表。
    • 12.
      呪水释义:古代筮术之一。对水行咒作法,据说饮之能治病祛邪。
    • 13.
      威仪师释义:⒈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⒉指擅长法仪的道士。
    • 14.
      孟母教子释义: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15.
      巫步释义: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
    • 16.
      役法释义:⒈谓为法令所役使。《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⒉差役之法。宋 秦观《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 洪武 元年。”
    • 17.
      把薪助火释义: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 18.
      改弦易辙释义: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向、作法等。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 以盖其父之愆矣。”
    • 19.
      改弦更张释义: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 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 20.
      文术释义:⒈文章作法。⒉文章学术。

作法造句

1.你的丈夫一点儿也想不到,他会这样作法自毙吧!

2.作法自毙,像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那种是古非今的作法对今天来说是不可取的。

4.他这种画地自限的作法,不就等于作茧自缚吗?

5.你这种作法是在自掘坟墓,小心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

6.这种临渴掘井的作法,怎么能周全呢?

7.他诬赖了那么多人,当然受到朋友的排斥,真是作法自毙。

8.那些掩耳盗铃,贪赃枉法的官员,迟早会作法自毙的。

9.这件事他是作法自毙,怨天尤人有何用?

10.他以为耍小聪明可以矇骗过去,结果作法自毙,被逮个正着。

11.美国向那个国家提供军事武器,到头来只会作法自毙。

12.商鞅虽然是作法自毙,但不也表示他的大公无私吗?

13.身为官员如果贪赃枉法,终有一天会作法自毙。

14.为迁就少数人的意见,随便更改符合大众利益的方案,无异是削足适履的作法

15.继承文化遗产,一味厚古薄今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16.同志们对他这种口是心非的作法很不满意。

17.这种含沙射影的作法,既恶劣又卑鄙,但却往往奏效,伤害了不少好人。

18.这种唾面自干的作法过于懦弱,我不欣赏。

19.你现在的作法似乎是喧宾夺主。

20.这种趁乱世巧取豪夺的作法,和趁火打劫有何不同?

作法(zuo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作法是什么意思 作法读音 怎么读 作法,拼音是zuò fǎ,作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作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