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荐饥 荐饥的意思
jiàn

荐饥

简体荐饥
繁体
拼音jiàn jī
注音ㄐㄧㄢˋ ㄐ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1) 推举,介绍。【组词】:推荐。举荐。荐擢。(2) 频仍,屡次。【例句】:荐仍(一再)。荐饥(连年饥荒)。荐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荐臻(接连来到)。(3) 进献,祭献。【例句】:荐羞(进献肴馔)。荐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荐胙(供献鬼神的肉)。(4) 草。【例句】:“麋鹿食荐”。(5) 草席,垫子。【组词】:草荐。棕荐。

jī,(1) 饿。【组词】: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组词】:饥荒。饥馑(灾荒)。

基本含义

指为了解决饥荒问题而推荐有才能的人来任职,以解决国家或地区的困境。

荐饥的意思

荐饥 [jiàn jī]

1. 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荐饥 引证解释

⒈ 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左传·僖公十三年》:“晋 荐饥。”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见“荐饥”。亦作“荐飢”。连年灾荒;连续灾荒。荐,通“洊”。 《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极阳生阴,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无颜。如又荐飢,为虑更甚。”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担粥》:“道光 癸巳, 林文忠公 抚 吴,冬荐饥。”


国语词典

荐饥 [jiàn jī]

⒈ 连年灾荒,作物歉收。也作「洊饥」。

《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
《国语·吴语》:「天夺吾食,都鄙荐饥。」


荐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籴释义:求买粮食。《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 荐饥,使乞糴于 秦。”《新五代史·杂传·罗绍威》:“梁太祖 将攻 晋,乞糴于 弘信。”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一三:“我方乞糴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 2.
      凋獘释义:凋敝。宋 曾巩《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如復荐饥,将焉託命?”明 何景明《安庄道中》诗:“处处人家空薜萝,几年凋獘扰干戈。”参见“凋敝”。
    • 3.
      武悍释义:凶猛强悍。 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軾 备员偏州,民事甚简,但风俗武悍,特好强刼,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姦,殆无虚日。”《金史·循吏传·赵鉴》:“原州 守将武悍自用,以 鑑 年少易之,鑑 发其奸,守将坐免,郡县闻风无敢犯者。”
    • 4.
      流殍释义:⒈灾民流亡而饿死。《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农家岁凶则死於流殍,岁丰则伤於穀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宋 苏轼《答漕使启》:“承宣帝泽,民忘流殍之灾。”⒉指流亡他乡的饥民。《新唐书·李栖筠传》:“苏州 豪士 方清 因岁凶诱流殍为盗,积数万。”宋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明道 中,江 淮 荐饥,乃命 王随 为安抚使。随 素无才术,不能拯伤救敝,以活流殍。”
    • 5.
      荐饥释义:⒈连年灾荒;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晋 荐饥。”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宋 苏轼《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⒉见“荐饥”。⒊亦作“荐飢”。连年灾荒;连续灾荒。荐,通“洊”。《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极阳生阴,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无颜。如又荐飢,为虑更甚。”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担粥》:“道光 癸巳,林文忠公 抚 吴,冬荐饥。”
    • 6.
      蒲蠃释义:蚌蛤之属。《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於东海之滨。”
    • 7.
      赤米释义:也称桃花米。 一种劣质米。《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韦昭 注:“赤米:米之姦者。”宋 程大昌《演繁露·赤米》:“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南史·任昉传》:‘昉 解 新安 太守,去惟载桃花米。’即赤米是也。”宋 陆游《村居书事》诗:“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一说即籼米,见 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
    • 8.
      连歳释义:犹连年。《汉书·宣帝纪》:“巫蛊事连岁不决。”唐 韩愈《崔评事墓铭》:“连岁大穰,军食以饶。”宋 戴复古《庚子荐饥》诗:“连岁遭饥饉,民间气索然。”清 彭孙贻《昼雪》诗:“山中连嵗约,孤负故人心。”清 万开燧《沿途见饿殍》诗:“侧闻此地飢,连岁掘草根。”
    • 9.
      都鄙释义:⒈周 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 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孙诒让 正义:“凡公卿大夫贵戚有功德,得世禄者,皆颁邑以为其禄,是谓采邑;在王子弟无官者,虽无禄,而得以恩泽食邑。”⒉京城和边邑。《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 使都鄙有章。”杜预 注:“国都及边鄙。”《国语·吴语》:“天夺吾食,都鄙荐饥。”韦昭 注:“都,国也,鄙,边邑也。”借指全国。宋 苏辙《西掖告词·张元方权发遣府界提点》:“然朝廷置使以纠察政刑,则与诸道比。盖所以详治都鄙

荐饥(jian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荐饥是什么意思 荐饥读音 怎么读 荐饥,拼音是jiàn jī,荐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荐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