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统 国统的意思
guótǒng

国统

简体国统
繁体國統
拼音guó tǒng
注音ㄍㄨㄛˊ ㄊ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tǒng,(1) 总括,总起来。【组词】:统一。统率(shuài)。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2) 事物的连续关系。【组词】:系统。血统。传(chuán )统。体统。

基本含义

国家统一

国统的意思

国统 [guó tǒng]

1. 指国家体制或体统。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犹正统。

国统 引证解释

⒈ 指国家体制或体统。

《史记·三王世家》:“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

⒉ 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犹正统。

《汉书·诸侯王表》:“而本朝短世,国统三絶。”
颜师古 注:“谓 成、哀、平 皆早崩,又无健嗣。”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繫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汉 将 关侯 云长,用兵 荆 蜀 间,国统未復,以身死之……使侯不死,与 孔明 勠力, 孔明 治内,侯治其外, 汉 贼可诛, 孙氏 可虏,而 高祖 天下可復矣。”
《清史稿·礼志五》:“第庙楹有限,国统无穷,增修尚非至计!”


国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2.
      任臣释义:⒈委用臣下。 《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⒉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
    • 3.
      佑统释义:谓神佑国统,传于后世。
    • 4.
      兆祚释义:创建国统。
    • 5.
      吕氏春秋释义: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 6.
      哀郢释义:《楚辞·九章》篇名。 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 7.
      地方分权释义:“中央集权”的对称。单一制国家的一种类型。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居民自主地组织地方公共机关,自主地处理本地区事务。以英国为典型。
    • 8.
      天下一宗释义: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9.
      天下一家释义: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10.
      天祚释义:⒈上天赐福。《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唐 元稹《青云驿》诗:“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谓三世传经,域声家衖,天祚硕儒,必於其后。”⒉皇位,国统。《宣和遗事》前集:“近闻天祚復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復,先责 企弓 等罪而杀之。”元 独乐园主《咏史》:“秦王 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 高玄。”⒊指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 11.
      奉宪释义:奉行法令;奉命。 《史记·三王世家》:“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汉书·景帝纪》:“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詔有司减笞法,定箠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姓 朱 的道:‘奉宪只拿他一个,这些有我在这里看管。’”
    • 12.
      挟天子而令诸侯释义: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3.
      挟天子令诸侯释义: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4.
      政治协商会议释义: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 15.
      民主党派释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各党派的统称。 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的历史,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其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16.
      汉祚释义:指 汉 朝的皇位和国统。
    • 17.
      港澳同胞释义:是指生活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人,中国居民。 港澳同胞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一起,简称为“三胞”,都是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港澳同胞在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他们早已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同胞”这个称呼是否可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 18.
      炎祚释义:⒈五行家谓 刘汉、赵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汉 或 宋 的国统。 宋 洪迈《容斋续笔·后妃命数》:“中兴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发 之五世孙 光武 也。”《宋史·乐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⒉三国 蜀 刘备 自称得 汉 之正统,故亦指 蜀汉。清 刘师恕《卧龙冈武侯祠》诗:“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
    • 19.
      爱国主义释义:历史形成的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现阶段的中国,爱国主义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全部力量。
    • 20.
      爱国统一战线释义:中国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国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2.
      任臣释义:⒈委用臣下。 《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⒉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
    • 3.
      佑统释义:谓神佑国统,传于后世。
    • 4.
      兆祚释义:创建国统。
    • 5.
      吕氏春秋释义: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 6.
      哀郢释义:《楚辞·九章》篇名。 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 7.
      地方分权释义:“中央集权”的对称。单一制国家的一种类型。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居民自主地组织地方公共机关,自主地处理本地区事务。以英国为典型。
    • 8.
      天下一宗释义: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9.
      天下一家释义: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10.
      天祚释义:⒈上天赐福。《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唐 元稹《青云驿》诗:“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谓三世传经,域声家衖,天祚硕儒,必於其后。”⒉皇位,国统。《宣和遗事》前集:“近闻天祚復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復,先责 企弓 等罪而杀之。”元 独乐园主《咏史》:“秦王 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 高玄。”⒊指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 11.
      奉宪释义:奉行法令;奉命。 《史记·三王世家》:“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汉书·景帝纪》:“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詔有司减笞法,定箠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姓 朱 的道:‘奉宪只拿他一个,这些有我在这里看管。’”
    • 12.
      挟天子而令诸侯释义: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3.
      挟天子令诸侯释义: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4.
      政治协商会议释义: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 15.
      民主党派释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各党派的统称。 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的历史,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其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16.
      汉祚释义:指 汉 朝的皇位和国统。
    • 17.
      港澳同胞释义:是指生活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人,中国居民。 港澳同胞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一起,简称为“三胞”,都是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港澳同胞在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他们早已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同胞”这个称呼是否可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 18.
      炎祚释义:⒈五行家谓 刘汉、赵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汉 或 宋 的国统。 宋 洪迈《容斋续笔·后妃命数》:“中兴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发 之五世孙 光武 也。”《宋史·乐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⒉三国 蜀 刘备 自称得 汉 之正统,故亦指 蜀汉。清 刘师恕《卧龙冈武侯祠》诗:“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
    • 19.
      爱国主义释义:历史形成的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现阶段的中国,爱国主义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全部力量。
    • 20.
      爱国统一战线释义:中国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国统造句

1.江汉朝宗,祖国统一大业,人心所向。

2.当年国统区的大巴山,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

3.中国人对一切阻碍祖国统一的人深恶痛疾。

4.海峡两岸的同胞渴望祖国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最近通过全国统一行动,一大批在逃犯被缉拿归案,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国统是什么意思 国统读音 怎么读 国统,拼音是guó tǒng,国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