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调 同调的意思
tóngdiào

同调

简体同调
繁体同調
拼音tóng diào
注音ㄊㄨㄥˊ ㄉ一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基本含义

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同调的意思

同调 [tóng diào]

1. 音调相同。

[ same tone; ]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 person with same common purpose or taste; ]

同调 引证解释

⒈ 音调相同,比喻有相同的志趣或主张。

《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
李善 注:“调,犹运也。谓音声之和也。”
唐 杜甫 《徒步归行》:“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
宋 秦观 《寄陈季常》诗:“揭竿趣灌瀆,与尔不同调。”

⒉ 喻指志趣或主张一致的人。

清 顾炎武 《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诗:“愁絶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吴组缃 《山洪》五:“但是谈起道理,发起议论来, 三官 在村上还是只能找到 四狗子 作他的同调。”

⒊ 音韵学术语。谓声调相同。

王力 《<同源字典>凡例》:“同音不同调(如‘买、卖’),也称为‘迭韵’。”


国语词典

同调 [tóng diào]

⒈ 音调相同。

如:「最近流行老歌新唱,虽然同调但节奏大异。」

⒉ 思想或志趣相合。

《文选·谢灵运·七星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却是有几个同调的人,将来到省,可以同先生相会。」

⒊ 同一声调。如同属第三声为同调


同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调释义: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引为同调。
    • 2.
      和絃释义:⒈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⒉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3.
      女校书释义:⒈唐 成都 名妓 薛涛 有文才,时人呼为女校书。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后世因以称妓女而能文者。清 全祖望《钱尚书牧斋手迹跋》:“黄忠烈公 见诸弟子有与女校书诗者,輒戒之。”⒉喻女才子。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姬 女校书。”明 商景兰《赠闺塾师黄媛介》诗:“才华直接 班姬 后,风雅平欺 左氏 餘……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 4.
      异世释义:⒈不同时代。《汉书·王莽传上》:“至於制作,与 周公 异世同符。”南朝 宋 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唐 韩愈《进士侯喜》:“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⒉前代;前世。《汉书·郊祀志下》:“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颜师古 注:“异世,谓前代。”《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正刑则罪非 晋 寇,从坐则异世已轻。”吕向 注:“言正刑则 汉 魏 之时征伐不为 晋 寇也,若缘 孙皓 之坐,则是远祖应轻也。”宋 秦观《题彭景山传神》:“﹝ 彭景山
    • 5.
      引为同调释义:意指把某人看作是和自己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同调相同的声调,比喻相同的志趣。
    • 6.
      排满释义:旧指推翻 清 朝统治。邹鲁《四川光复》:“清 吏虽防制愈严,而应和排 满 者乃愈众。”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 满 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
    • 7.
      燕歌释义:战国 时,燕 太子丹 命 荆轲 入 秦 刺 秦王,至 易水 上,高渐离 击筑,荆轲 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见《战国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壮的 燕 地歌谣。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序:“燕 歌远别,悲不自胜。”唐 王勃《采莲赋》:“徘徊 郢 调,悽愴 燕 歌。”宋 梅尧臣《送李阁使知冀州》诗:“将军守 汉 法,壮士发 燕 歌。”清 唐孙华《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燕 歌慷慨无同调,吴 语绸繆即故乡。”
    • 8.
      蓬飘释义:飞蓬飘荡,以喻人之流徙无定。语出 三国 魏 曹植《杂诗》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唐 钱起《送修武元少府》诗:“黎甿久厌蓬飘苦,迟尔西南惠月传。”宋 蒋捷《行香子·舟宿兰湾》词:“红了樱桃,緑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清 顾炎武《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诗:“愁絶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 9.
      韵律释义: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在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句中句末或行末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和谐,构成韵律。它能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10.
      鸿宝释义:⒈道教修仙炼丹之书。《汉书·刘向传》:“上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宝苑祕书》。”唐 皇甫冉《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鸿宝》仙书祕,龙旂帝服尊。”宋 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祕方。”清 孙枝蔚《戏赠莫大岸》诗:“家无《鸿宝》书,安得铸金丹。”⒉泛指珍贵的书籍。柳亚子《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和,直笔何人继 董狐。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⒊大宝;珍宝。唐 权德舆《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王 之庄,柳 之辩,殷 之介

同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调释义: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引为同调。
    • 2.
      和絃释义:⒈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⒉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3.
      女校书释义:⒈唐 成都 名妓 薛涛 有文才,时人呼为女校书。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后世因以称妓女而能文者。清 全祖望《钱尚书牧斋手迹跋》:“黄忠烈公 见诸弟子有与女校书诗者,輒戒之。”⒉喻女才子。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姬 女校书。”明 商景兰《赠闺塾师黄媛介》诗:“才华直接 班姬 后,风雅平欺 左氏 餘……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 4.
      异世释义:⒈不同时代。《汉书·王莽传上》:“至於制作,与 周公 异世同符。”南朝 宋 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唐 韩愈《进士侯喜》:“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⒉前代;前世。《汉书·郊祀志下》:“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颜师古 注:“异世,谓前代。”《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正刑则罪非 晋 寇,从坐则异世已轻。”吕向 注:“言正刑则 汉 魏 之时征伐不为 晋 寇也,若缘 孙皓 之坐,则是远祖应轻也。”宋 秦观《题彭景山传神》:“﹝ 彭景山
    • 5.
      引为同调释义:意指把某人看作是和自己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同调相同的声调,比喻相同的志趣。
    • 6.
      排满释义:旧指推翻 清 朝统治。邹鲁《四川光复》:“清 吏虽防制愈严,而应和排 满 者乃愈众。”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 满 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
    • 7.
      燕歌释义:战国 时,燕 太子丹 命 荆轲 入 秦 刺 秦王,至 易水 上,高渐离 击筑,荆轲 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见《战国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壮的 燕 地歌谣。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序:“燕 歌远别,悲不自胜。”唐 王勃《采莲赋》:“徘徊 郢 调,悽愴 燕 歌。”宋 梅尧臣《送李阁使知冀州》诗:“将军守 汉 法,壮士发 燕 歌。”清 唐孙华《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燕 歌慷慨无同调,吴 语绸繆即故乡。”
    • 8.
      蓬飘释义:飞蓬飘荡,以喻人之流徙无定。语出 三国 魏 曹植《杂诗》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唐 钱起《送修武元少府》诗:“黎甿久厌蓬飘苦,迟尔西南惠月传。”宋 蒋捷《行香子·舟宿兰湾》词:“红了樱桃,緑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清 顾炎武《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诗:“愁絶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 9.
      韵律释义: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在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句中句末或行末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和谐,构成韵律。它能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10.
      鸿宝释义:⒈道教修仙炼丹之书。《汉书·刘向传》:“上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宝苑祕书》。”唐 皇甫冉《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鸿宝》仙书祕,龙旂帝服尊。”宋 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祕方。”清 孙枝蔚《戏赠莫大岸》诗:“家无《鸿宝》书,安得铸金丹。”⒉泛指珍贵的书籍。柳亚子《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和,直笔何人继 董狐。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⒊大宝;珍宝。唐 权德舆《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王 之庄,柳 之辩,殷 之介

同调造句

1.友谊如一幅画卷,我们共同调色,一起描绘出美丽的图案。

2.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3.友谊是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是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友谊是水滴,我们共同凝结,汇聚成一条条潺潺的溪流;友谊是绿叶,我们互相依偎,创造出一颗颗庇荫的大树。

4.友谊是松,高洁傲寒;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友谊是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是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5.同学是松,高洁傲寒;同学是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同学是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6.友情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情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友情如水滴,我们共同凝结,汇聚成一条条潺潺的溪流;友情如绿叶,我们互相依偎,创造出一颗颗庇荫的大树。

7.友情如松,高洁傲寒;友情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友情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情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同调(tongd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调是什么意思 同调读音 怎么读 同调,拼音是tóng diào,同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