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察 司察的意思
chá

司察

简体司察
繁体
拼音sī chá
注音ㄙ ㄔ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chá,(1) 仔细看,调查研究。【组词】:察看。察核。观察。考察(➊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察察”;➋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察察和思考”)。察觉。察访。察勘。察探。明察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基本含义

指能够审查和监察的官员或机构。

司察的意思

司察 [sī chá]

1. 督察。司,通“伺”。

司察 引证解释

⒈ 督察。司,通“伺”。

《汉书·盖宽饶传》:“明主知君絜白公正,不畏彊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
《后汉书·陈元传》:“诚不宜使有司察公辅之名。”
李贤 注:“司察,犹督察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司察纠摘之能。”
刘昞 注:“督察是非,无不区别。”


司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衔肉释义:《汉书·循吏传·黄霸》:“﹝ 黄霸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宋 苏轼《捕蝗》诗之一:“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
    • 2.
      司盟释义:⒈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⒉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伺”。《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唐 孔颖达 疏:“司慎,司不敬者;司盟,司察盟者。”
    • 3.
      属令释义:犹告戒。《汉书·循吏传·黄霸》:“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颜师古 注:“属,戒也。”
    • 4.
      挟奸释义:⒈见“挟姦”。⒉亦作“挟奸”。心怀奸诈。《汉书·孔光传》:“嘉 倾覆巧伪,挟姦以罔上,崇党以蔽朝,伤善以肆意。”《后汉书·朱穆传》:“使挟姦之吏无所依託,司察之臣得尽耳目。”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閭里小儿,挟奸舞诈,狼贪鼠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夫妄议者犹可恕,挟姦者不可不深治。”
    • 5.
      法寺释义:大理寺的别称。泛指掌管刑狱的官署。唐 陆贽《奏请不簿录窦参庄宅状》:“须先鞠犯状,审得实情,宪司察寃,法寺论罪,会府覆奏,掖垣参详,如是悉无异词,然后谓之狱成。”宋 龚鼎臣《东原录》:“法官坏法律者三十年矣。向之入法寺者皆外官,不为上位所荐举,无田改官。”《宋史·职官志十二》:“朕每览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踰往制。”
    • 6.
      烟户释义:⒈亦作“烟户”。人户。《清会典·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五》:“正天下之户籍,凡各省诸色人户,有司察其数而岁报於部,曰烟户。”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三回:“该村烟户共有三千多家。”⒉吸食鸦片烟的人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凡係吃烟的人,都要抽他的吃烟税,给他註了烟册,另外编成一个烟户。”

司察(sich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司察是什么意思 司察读音 怎么读 司察,拼音是sī chá,司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司察造句子